沈隆廖傑

第934章 領先二十年(1/2)

    總之一句話,關於我的個人信息你們就別問了吧,沈隆想為國家做一些貢獻,帶動現實世界的科技進步,但是並不代表他願意受這個約束。

    涉及到這種曆史級戰略性科技項目的核心人員,絕對會被國家好好保護起來啊,要是讓人發現這些資料是沈隆給的,那他以後想這麽自由怕是不可能了,所以他才會在郵件裏鄭重其事的注明。

    寫好郵件之後,沈隆給自己施展了一個隱身咒,然後乘坐筋鬥雲飛到外地,利用自己的計算機技術采取保密路徑將這封郵件發了出去。

    沈隆發完郵件就飛回家休息去了,收到郵件的人卻被他這封郵件折騰的睡不著了,國家可控核聚變項目的負責人呂丘建院士看著這封郵件陷入呆滯之中。

    這個人也太厲害了吧!更收到郵件的時候,呂院士還以為是某個民科發來的,結果隻掃了一眼正文,他就挪不開眼睛了。

    郵件中所點名的問題,有些是他已經知道卻暫時還沒有找到解決辦法的,有些是他和他的團隊連想都沒有想到的,但是根據呂院士多年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經驗,以及深厚的理論基礎,還有在實驗過程中所收集到的數據,都能判斷出,這些問題絕大多數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對方的闡述非常精準,對這台最新托克馬克裝置的了解比他還要透徹。

    這怎麽可能啊?我才是這個項目的主導者和負責人啊,按道理說全世界都不會有比我更加了解的人,這封郵件會是誰寫的呢?

    嘶~~這個問題竟然還可以這樣解決?從理論上來講倒是行得通,但是我為什麽就沒有想到呢?沈隆在撰寫郵件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他們的知識水平,盡可能依照他們的水平來提供解決方案,所以呂院士還能看明白。

    呂院士抬起頭來,下意識就想組織人手馬上對這個方案進行討論,然後著手準備新一輪的實驗,要是這一條能夠驗證成功的話,他的研究進度就能馬上提升一大截。

    不,不要著急,先看看下麵還寫了什麽吧?呂院士又把目光投到電腦屏幕上,瞪大眼睛看起了第二條建議,這條建議同樣讓他震撼。

    接著是第三條、第四條……呂院士的表情越來越凝重,等把所有調整建議看完之後,他覺得如果這些建議都能驗證成功,那麽項目組的研究進度起碼能往前推一二十年,他所率領的團隊在全世界都處於相對領先地位,在多個領域排名世界第一,要是真能把這些都消化了,還不把美國、歐盟、俄羅斯、日韓他們遠遠甩到身後去?

    如果說這些技術性的改進給呂院士帶來的是震撼的話,第三部分的理論指導則如同醍醐灌頂,一下就讓呂院士看到了前方的路。

    他們現在所進行的研究是曆史上從未有人研究過的,不僅實踐是空白,就連理論也多有不足之處,沒辦法清晰地給他們指出前進的道路,但是看到這些,再結合自己的理論儲備,呂院士感覺到,一條寬廣的道路正出現在自己眼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