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505章 任務完成(1/2)

    等到戰事真正開啟的時候,沈隆還去湊了個熱鬧,他偷偷摸到西夏境內,用弓箭幹掉了梁太後、西夏國主秉常,以及相國、梁太後的弟弟梁乙埋這三名西夏國的支柱人物,這三人一死,西夏頓時大亂。

    原本在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之後,宋軍的戰鬥力就已經超過了西夏,如今再加上西夏的內亂,他們根本無力抵擋宋軍的進攻,各路人馬紛紛敗下陣來,臨陣投降的不計其數。

    王韶在無人機的幫助下,親率兵馬一路勢如破竹,最先抵達靈州城下,先用火炮壓製城頭防禦,然後在沈隆的學生幫助下用火藥炸塌了靈州的城牆,一舉攻入靈州,拿到了伐夏之戰的首功,氣得其餘幾路將領暴跳如雷。

    遼國原本打算坐山觀虎鬥,從中牟利,沒想到大宋贏得這麽幹淨利落,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西夏就跪了。

    興靈之地光複後,趙頊和王安石大喜,立刻前往太廟告捷,新黨中人歡欣鼓舞,將此視為新法的功勞,王安石一時聲望無兩。

    王韶很快就被召回京中擔任樞密副使,沈隆趁機向他和王安石提了提參謀製度的事情,大宋對軍隊的管理方式也得改革啊,光靠武將的個人能力領兵已經不合時宜,沒辦法跟上時代的發展腳步了。

    尤其是隨著火銃和火炮的普及,對領兵軍官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沒有參謀的配合可不行;王安石和王韶討論過後,覺得這個方案既可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也可以防止領兵將領做大,於是找到了趙頊提出這一建議。

    趙頊在細細琢磨之後,同意了這一方案,經過朝堂上的討論之後,大宋對自身的軍製以及軍官培養製度做出了改變。

    掃平西夏之後,大宋安靜了幾年,並沒有繼續在西北和北方用兵,而是專注於南方;沈隆也繼續嗬護著大宋資本主義萌芽的壯大。

    又過了數年,隨著大宋越來越強大,趙頊再也按捺不住對燕雲十六州的渴望,決定揮軍北上,大宋分別從山西、河北路以及海上多路出兵,攻入遼國境內。

    遼國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山西和河北路上,卻忽視了大宋優勢更大的水師,章惇親自率領水師北上,從海河進入內陸,直逼南京析津府,此時遼國內部兵力空虛,那有餘力抵擋章惇的進攻,析津府被一舉拿下,同時也斬斷了上京和南方戰場的聯係。

    燕雲十六州的漢人豪族見勢不妙,紛紛投降大宋,在他們的幫助下,契丹軍隊也幾乎被全殲,剩下的隻能倉皇逃回北方,遼國損失了大片領土。

    經過這一戰,中原一掃安史之亂後的疲態,重新君臨東亞,遼國已經無力和大宋競爭,隻能派遣使者向大宋請降。

    就在大宋接受遼國的投降之後,王安石選擇了急流勇退,他在執政的位置上待得時間太長了,不管是從哪個方麵考慮,都不適合再繼續掌權了。

    而且他讓大宋興盛富強的願望可以說已經實現,現在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去悠閑度日了,前些年忙於政事,對甲骨文的研究被落了下來,如今就把餘生用在這上麵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