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

第六十六章 為中華民族之樹萬古長青而努力奮鬥!(1/3)

    第六十六章為中華民族之樹萬古長青而努力奮鬥!

    雲昭建設藍田的模式純粹就是後世的扶貧模式,並且在藍田界碑向外挪移的時候,這種模式也隨之出走,從而奠定了雲昭的統治基礎。

    這樣的模式本身就是限製的。

    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人們對藍田的看法很好,每個人都想過藍田縣饒生活,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雲昭這才所向披靡。

    隨著界碑狂飆遠走,藍田得標杆作用就越來越低,出了關中,人們就對藍田縣是個什麽樣子毫無概念。

    扶貧可以濟世,卻不能建國。

    尤其是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明世界就更加不可能了。

    所以,雲昭就必須拿出一個建國綱領。

    黃宗羲認為下為公是個不錯的建議,雲昭卻知道孫中山這麽幹過,最後的結果卻不太好。

    顧炎武認為,公下,雲昭依舊不願意,如果按照顧炎武的想法,後世的美利堅的國策就會提前出現在大明。

    下的百姓其實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任何時代的百姓其實都是一群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的正確概念就是——人多者贏。

    而領導地位便是一個發光的寶貝,人人都想得到,在這種情況下,智者會為了追求權力而幹出降低智力的行為。

    李洪基提出的“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其實就是一個充滿蠱惑性的弱智理論,不過,在麵對烏合之眾的時候還是很好用的。

    封建帝王製度明顯已經走到了盡頭,即便雲昭現在不改變,將來也會被曆史大潮吞沒。

    是所以,拿什麽理論來當做自己的政治綱領,這就讓雲昭非常頭痛了。

    他本身就是依靠作弊獲得了現在的地位,沒有後世太祖指斥下臧否古今的胸懷,更沒有太祖文采風流自成一家的情懷。

    至於洞察地之奧妙,寫驚雷文章這樣的本事更是一星半點都沒櫻

    的難聽一些,他甚至沒有明太祖用殺戮治理國家的狠勁。

    起來,他就是一個畢業於普通學校,幹著一件普通工作的普通人,現在,卻需要他這個普通人來為新的世界製定前進的方向——壓力山大啊。

    雲昭敲敲自己的腦袋,發出一陣梆梆的聲音,裏麵空落落的,如果仔細聽甚至能聽到回音。

    如果用民主主義建國,那麽,自己這個想當皇帝人就該第一時間被五馬分屍。

    如果不用後世的熟悉模式,雲昭想了很久都沒有真正確定出一個清晰地主線。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雲昭隻好先在紙上寫下大大的大明兩個字。

    在雲昭的心中,自己是在繼承大明,而非推翻大明,自己是在中興大明,而不是重建大明。

    重新起一個名字對雲昭來沒有任何意義。

    自從在黃帝,炎帝時期中華民族就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那麽,後麵不論有多少新的朝代,都不過是一次次的複興,而不是興起。

    這樣做對繼承中華精神有很大的好處,也為後世做出來了一個偉大的例子,我們隻是複興,不是崛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