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請長纓

第二百三十二章 瓜田李下(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有了錢,大腕學者就能夠招更多的助手幫忙,去什麽地方做個調研也不用再摳摳索索。人手多了,數據有了,想出高級別成果就更容易了。飲水思源,大腕們收獲眾多學術榮譽的同時,能不給王梓傑一些回報嗎?

    在文章中給王梓傑署個第二作者,上部委開會的時候讓王梓傑坐在自己身邊,找機會向領導或者其他學者介紹一句“梓傑是我的得力助手”之類,對於大腕們來說,都是惠而不費的事情。

    當然,大腕之所以能夠成為大腕,也是有一些學術功底的。王梓傑能夠和這些人混在一起,耳濡目染,也學了不少經驗,臨到自己獨立做科研的時候,也不再是無從下手,而是能夠做到遊刃有餘。

    科研這種事情,門外的人覺得很神秘,其實進了門就知道不過是熟練工種罷了。比如做統計分析的時候,有些新手遇到缺失數據就抓了瞎,不知道該怎麽辦。有經驗的學者隻要看一眼,就可以直接給插個值,比如4.8,或者5.2,然後就照這個插進去的值進行計算,最終的結果與真實情況並沒有太大區別。

    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在於有經驗的學者能夠估計出數據的大致分布規律,插進去的值雖然不是真實值,但與真實值的差異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此外,上千條記錄中間有一個錯誤值其實並不會影響到統計推斷的結果。說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話,一次大規模的問卷調查中,光是訪問員作弊造成的虛假數字,都不隻是這一點了。

    訪問員能編,你憑什麽不能編?訪問員是瞎編,我們是有科學依據的編。這就是大牛對於插值問題的解釋。

    你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敢說這話嗎?敢這樣做嗎?

    僅僅一年時間,王梓傑就成了國內經濟學圈子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碩士還有兩年畢業,卻已經有好幾位國內尖頂的經濟學家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要他報考自己的博士。王梓傑曾私下裏向唐子風吹噓,說自己在35歲之前肯定能評上教授,他現在的目標是50歲之前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屆時唐子風要想見他,都得提前兩個月向他的助手預約。

    有著這樣遠大理想的王梓傑,對於新經緯公司那區區20%的股權哪裏還會放在心上。唐子風向他說起此事的時候,他隻是傲嬌地擺擺手,聲稱自己現在琢磨的都是2000億以上的大項目,比如三峽工程啊、東北振興啊,一家小公司的事情,由唐子風這種俗人去處理就好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飛亥公司這兩年的經營業績實在是太好了,一年的分紅就有上千萬,王梓傑坐擁千萬財富,這才能夠表現得如此清新脫俗。

    嗯嗯,唐子風也是如此……

    60144/48652791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