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第二百三十九章 危機感(1/3)

    陶秘書壓力真的很大,本來被放出去意在有所作為,但現實落差卻非常的大。

    方蟄提到的三通一平倒是事,國家投入足以做好一切,問題是招商壓力。

    相比於南方有成熟的經驗而言,現在的江東新區真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管是政府方麵,還是投資商方麵都是一樣。政府還可以借鑒南方的成功經驗,投資商則基本信心不足。

    南方沿海和內陸沿海,風氣上就存在巨大差異。國內從特區開始的開放,到現在的擴大開放,有遠見的商人都能看的到,但不是每個商人都看的到的。

    從陶秘書的角度看,他希望能引來外商,這是最快出政績的結果。但是上任之後,別外商了,國內的投資都是三兩隻貓。這就很頭疼了,陶秘書需要一個人來帶頭。方蟄就是一個不錯的探路石,他的企業規模不大,又是創匯企業。

    這樣一家企業進駐,已經能拿的出手了,對外宣傳上也能的過去。

    陶秘書要的是盡快打開局麵,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招商工作一潭死水,遲遲打不開局麵。

    陶秘書也知道心態有點著急了,投資商不是不看好,而是在觀望。一個國家的政策,對於經濟發展影響是決定性的。但他還是著急了,他需要一個人來砸開突破口,加快這個進程。方蟄問三通一平,不是覺得基礎設施沒做好,而是真的不著急。

    這就是心態不一樣導致的理解差異,現在9年,再過兩年,水家嘴金融區附近,還是大片的荒蕪呢。現在並不是最佳的進入時間,做生意的人怎麽可能不考慮周邊環境呢?

    如果把廠搬過去,那麽多工人上班怎麽辦?交通車能解決,但卻增加了成本。

    當老板一點都不輕鬆,每一睜眼就要想到那麽多人的工資從哪裏來。沒有危機感的企業走不長,這就是這幾年大麵積的國企江河日下的原因。計劃經濟造成了企業的現狀,長期沒有危機感,一旦走入市場經濟,國企問題重重。

    電話裏約好明過去後,陶秘書那邊主動掛了電話。方蟄這邊的會議也結束了,眾人各自散去。忙一回到家,平時都是晚歸的白莉居然在家。保姆孟娟在廚房裏忙碌,聽到動靜也探頭出來看一眼,丟下一句話:“白姐姐,就差一個湯了。”

    方蟄換鞋的時候,白莉蹲在他麵前,動手給他換鞋。方蟄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心裏卻感覺到了一絲異樣。最初的時候,白莉就這麽做過,後來漸漸的少了。相比於家裏的事情,白莉更在意專賣店的生意,多數情況下都是方蟄先到家。

    的不好聽一點,兩人甚至都很少在一起吃飯。方蟄並不後悔把專賣店的事情丟給白莉去做,不然她的性格悶在家裏一準要出事情。女人有了事業,男人就會耳根清淨很多。這是一個方麵,另一個方麵就是兩人之間的交流少了。

    白莉抬頭的時候,方蟄把手伸出來,抓住她的手拉起來道:“今怎麽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