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金手指唐飛雲裳裳

第581章 永樂大典(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鎮紙,三對,記下!”老李沉聲道,說完將三對鎮紙拿了出來放置在旁邊的茶幾上。

    “是,鎮紙三對!”小孫沉聲道。

    除了三對鎮紙,還有四方硯台,三隻毛筆,唐大少一一鑒定,發現在這些都是有人還用過的,除了一方虎頭硯台為納蘭性德所用之外,另外三方硯台的原主人唐大少並未聽過,但是這硯台用材,做工均是不凡,倒也是難得的寶物,隨便拿出去一方來,恐怕都會讓琉璃廠的林老板心動不已……

    隻是讓唐大少奇怪的是,這裏怎麽會收藏了納蘭性德的東西呢?難道這潘家祖上跟納蘭性德還有關係?

    “記錄,硯台四方,毛筆三隻!”老李繼續道。

    “是,硯台四方,毛筆三隻!”小孫道。

    除了這些之外,真個箱子裏剩下的就全都是古書了……

    最上麵的一層,唐大少放言看去,有老子《道德經》一本,《論語》一冊,還有佛家的一些經書,似乎為梵文所著……

    老李和和小田兩人依次將箱子裏的書拿出,一本本放在茶幾上……

    隨著上麵的書不斷拿出之後,唐大少又看到了令他吃驚的東西……

    《永樂大典》!

    我去,這個箱子裏的寶貝還真多,連永樂大典這玩意都有,這可是國寶……

    《永樂大典》是大明永樂年間編篡的,大名鼎鼎的永樂皇帝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就是大明朝開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

    朱元璋原本直接傳位給皇長孫朱允炆,後來實行削藩政策,結果惹惱了這位鐵血燕王,用了四年的時間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打下了應天府,逼死了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

    當時燕京的封地就是現如今的京城,而和京城距離很近的地方叫天津,在永樂皇帝以前是沒有天津的,隻是在他起兵的時候路過此地,取名為天津,寓意為天子度過之地……

    由此可見,燕王自己其實是想當皇帝的,並非清君側……

    也有傳言說那朱允炆被一杆忠臣救出了應天府,去了海外,後來永樂皇帝讓鄭和七次下西洋,說是宣揚天朝大國,其實就是為了去找朱允炆……

    扯得有些遠……

    《永樂大典》是華夏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為《文獻大成》後來被永樂皇帝命名為《永樂大典》,是華夏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783卷,光目錄就有六十卷,分為11095冊,約莫3.7億字,匯聚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可惜《永樂大典》自從編篡完成以來,多劫多難,正本尚未明確是否在永陵外,《永樂大典》的副本慘遭浩劫,至今仍存不足八百卷……

    現如今,華夏國家圖書館珍藏有161冊,米國有40冊,應該各地存有51冊,寶島有61冊,其餘多數分散才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大學,研究所等地,亦有不少被私人收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