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七月張誌堅

第1073章 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2/4)

    之所以一直沒有公布,隻是想最後聽一聽各方麵的意見。

    看看大家對全軍這第一支“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還有哪些高見。

    對於大佬們議定的這些事兒,蘇七月自然是不清楚的。

    被杜總長提醒之後,他繼續就“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於這支‘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我認為整體建設上,除了‘快’之外,更要強調的是一個‘靈’字。”

    蘇七月淡淡說道,“這個所謂的‘靈’不單單指作戰部隊的靈活,還有編製上的靈活、使用上的靈活,以及指揮上的靈活。”

    “根據這個‘靈’的要求,我們的快速反應部隊編製方麵,可以遵循三少三多的特點:即非戰鬥人員少,作戰人員多;重裝備相對少,高技術輕裝備多;地麵運輸工具相對少,空中部隊數量相對較多這三條。”

    “尤其在部隊合成程度上,更要強凋靈活實用。如此一來,這支部隊不僅可以發揮快速反應部隊整體作戰的威力,而且十分適合應付性質不同的突發事件。”

    “未來,這支部隊的最終建成目標,應該是能擔負戰略、戰役、戰術三個方麵的任務,能有效地從一個地區調往另一個地區,從一種作戰類型轉向另一種作戰類型……”

    聽完了蘇七月的這番講述,絕大部分與會幹部都是連連頷首,表示讚同。

    尤其是龍凱峰、範英明、朱海鵬這幾個師旅一級軍事主官中的佼佼者,更是喟歎不已。

    雖說他們這次與會之前,也都做過功課,好好惡補了一下“快速反應部隊”的理論知識。

    但是相比蘇七月,這樣的準備顯然還不夠。

    想想也沒什麽好奇怪的,這個年輕人在軍事理論上的造詣,那幾乎是公認的。

    放眼全軍,理論水平比他強的,怕是也找不出幾個。

    他能就“數字化快速反應部隊”這個題目,想到這麽多東西,實在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兒。

    見大家都在低聲議論,蘇七月就想先結束發言。

    不過,杜仲平可不會這麽輕易地放過他。

    這位首長“唔”了一聲,得寸進尺地問道:“這個‘靈活’二字,七月你提的不錯。”

    “但是具體該如何體現,你也得說說才行。總不能,你拋出一個題目,讓我們這些老家夥來想法子解決吧?”

    杜總長這話說完之後,大家都是會心一笑。

    很明顯,杜總長這是心情好,在和蘇七月開玩笑呢。

    被威脅了的蘇七月隻能硬著頭皮,再次開聲。

    “想要做到‘靈活’二字,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麵。”

    “其一,在這支部隊設置常備司令部,戰時實施所有作戰單位的集中指揮。”

    “其二,賦予模塊式組合功能,靈活進行部隊編組。按照平時相對分散,戰時集中使用原則,司令部下屬的各快速反應部隊,和平時期按照軍中隸屬關係進行訓練管理,形成由幾大塊組成的‘蓄水池’。戰時則根據需要,臨時抽取有關部隊,進行積木式作戰編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