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番外4 康王裴謙(中)(4/5)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

    因為此時的大宋,他附身的這位趙構,就是不可替代的唯一皇帝人選。就算這些文臣們膽大包天、排除萬難想另立一個新君,也根本找不到人。

    天下百姓隻認這個皇帝,而且外界還有金兵在虎視眈眈,若是皇帝真把攤子掀了,誰都沒有好日子過……

    而皇帝上次讓李綱痛打汪伯彥、黃潛善,這次又跟在文武百官麵前說出這番驚世駭俗的話語,其實都是在表達一種態度,就是他確實是會掀桌子的。

    而大宋的大部分文臣,都是欺軟怕硬的。

    當對方講道理的時候,他們就總能找到無數的道理去反駁,不論是用聖人之言也好,用祖宗之法也罷,總之,他們或許不能把事辦成,但讓事情辦不成,那絕對是一把好手;

    可如果對方不講道理,隻用拳腳說話,那這些文官們就會立刻妥協了。

    金兵是如此,此時的新官家,也同樣是如此。

    所以,裴謙雖然也多少對這些群臣有些期待,希望他們盡快地送自己一程,但內心中也知道,這多半不太可能。

    尤其是在李綱的主持下,整個朝堂最終多半還是會妥協,逐漸地將兵權交到這位小將嶽飛的手中。

    裴謙並不指望著真能一步到位,但隻要有這樣一個過程,這位嶽飛應該就能很快地將這些權力抓在手中。

    ……

    至於嶽飛,此時的心情當然是複雜的。

    原本他的這封上書,並未期待著太好的結果。

    他畢竟隻是一個小小的武翼郎,雖然在之前也立下了許多軍功,甚至在軍中頗有名氣,但要摻和朝堂上的大事,確實是太不自量力了。

    但靖康之變的慘狀,以及這位新官家即位之後明顯是想南渡偏安的一係列操作,還是讓嶽飛心中充滿著意難平,忍無可忍之下,才終於上書,將自己心中的憤懣給全都發泄了出來。

    按理說,他是欣賞李綱的,也知道李綱與汪伯彥、黃潛善之流不同,是真正的治世能臣。

    但他還是在奏疏中將李綱也罵了一通,可見這段時間建炎朝廷的一係列行為,已經徹底激怒了他,讓他忍無可忍。

    而後,嶽飛在坦然之餘,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不甚樂觀的預估。

    最好的結果,無非是朝廷聽取了自己的建議,稍微更改了一下方略,對自己有所安撫和褒獎;

    次一等的結果,沒采納建議,但也不會追究自己的責任,又或者壓根沒人注意到這封奏疏;

    壞一些的結果,則是因言獲罪,被處罰甚至直接被罷免官職;

    最壞的結果,被殺也不是全無可能。

    而若是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發展,在這封上書之後,朝廷中給出的回應是“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奪官歸田裏”。

    也就是說,朝廷壓根沒有跟他說,這番建議是對還是不對,而隻是表露出一種赤裸裸的輕蔑:國家大事也是你這種人配議論的?直接免官,抹去從軍之後的一切功績,愛去哪去哪吧。

    而這其中,更多的是輕蔑,而非對政見不合者的打壓。

    一個小小的武翼郎,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其實,在嶽飛遞上奏疏之後的幾日,就已經有些後悔了。

    不是後悔仗義執言,而是因為,朝廷中傳來消息,汪伯彥和黃潛善這兩位佞臣,都被陛下罷免了!

    據說當時陛下在殿上的英姿十分神武,一腳把汪伯彥踹飛,頗有太祖遺風。

    得知這一切之後,嶽飛知道自己奏疏中彈劾的那兩位關鍵人物,已經沒有了,不免又對這個新朝廷,重新充滿了期待。

    甚至時有反思,自己在奏疏中的一些措辭,是不是過於激烈,有些小題大做了,會不會因此產生反效果。

    隻是在這種猶豫之中,嶽飛卻迎來了他最樂觀的情況下都為設想過的一種可能。

    皇帝竟然力排眾議,封他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和樞密使,這等於是將整個宋朝的軍權,全都不由分說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如果對於其他人來說,此時的反應或許是惶恐,或者推辭。

    畢竟,沒有資曆又如何服眾?

    若是坐上了這個位置,最後卻連一名有資曆的將領都指揮不動,那就貽笑大方了。

    但嶽飛絕不會這樣想。

    對他來說,再大的官職又如何?未必就做不得。

    不就是練兵、打仗嗎?

    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的。

    倒是正好借此機會,看看到底是不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也正好看看,自己的胸中抱負,到底是毫無意義的紙上談兵,還是真正能與隆中對相媲美的安邦定國之策!

    所以,這次被皇帝召見,嶽飛已經打定主意,要將胸中謀劃和盤托出,以示不負陛下重托。

    隻是讓嶽飛沒想到的是,陛下私下裏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又讓他當場愣住了。

    “好了,嶽將軍,說說吧。

    “你成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樞密使之後,多長時間,朕能禦駕親征?”

    裴謙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嶽飛一時間沒有回過神來:“禦駕……親征?”

    裴謙點頭:“對啊。你在上疏中不是說了嗎?”

    他拿出那封讀過了好幾遍的奏疏,念道:“為今之計,莫若請車駕還京,罷三州巡幸之詔,乘二聖蒙塵未久,敵勢未固之際,親帥六軍,迤邐北渡,則天威所臨,將帥一心,士卒作氣,中原之地,指期可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