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運河之起源:邗薑

183、艾陵之戰(一)誘敵(1/3)

    天色漸亮,即將淪為戰場的艾陵一片肅殺——似是提前嗅到了危險:艾陵一帶,方圓百裏,皆都沒有人煙!

    並且,如若經過艾陵鄰邊的長勺、萊柞等城縣,皆都會瞧見不少齊民們拖家帶口地奔向內地,諸如馬陘、中城等地。

    因而,當國夏率領十萬齊兵,浩浩蕩蕩地離開黃城後,便見接二連三的齊民們聞風而逃,一邊逃跑,一邊叫道:“快跑啊!吳兵打來了!快跑啊!吳兵打來了!……”聽罷,那群齊民們無不大驚,恨不得身上多長兩條腿來,一溜煙兒衝進後方!

    挑了挑眉,國夏心道:天助我也——但聽齊民們的傳言,便知吳兵們大致的位置!

    使個眼色,國夏派遣一支斥堠隊去快馬加鞭地探個究竟——此時,因有眾齊民們逃跑而當作幌子,那支斥堠隊可謂明目張膽地前去刺探!而國夏等人,則領兵緩行,專等那支斥堠隊歸來。

    快到馬徑城時,那支斥堠隊安然地回來,稟告道:“將軍,吳兵駐於贏城,艾陵空無一人。”

    “很好,倒是方便吾軍作戰。”國夏眼裏燃起戰意,“吳兵不占艾陵,是想將艾陵當作戰場麽?——本將便滿足你!”

    國夏讓那支那支斥堠兵們歸隊,對周圍的將士們說:“本將打算駐於夾穀,以便迎戰吳軍!諸位,有意見否?”

    “緊隨將軍!”眾將士們齊聲地應道。

    於是,國夏下令,要求大軍前往夾穀。

    夾穀是地名,而非城池——若非夾穀會盟,恐怕夾穀不會這般著名:約在十年前罷,齊強而魯弱。在這之前,為了爭霸,齊國攻占魯國的鄆、汶陽、龜陰等地。後來,吳國強大,齊國為防吳國威脅,便聯合周邊諸國,邀請聯盟!當魯公接到會盟的信函後,便派孔子前去,而孔子則凜然大義,不但說服了齊人,還使齊國歸還鄆、汶陽、龜陰等地!

    當然,之後,魯國發生混戰,齊國又趁機將那些地方占領了去。

    因此,嚴格來說,艾陵以南,乃為齊國的邊境——或者說,是齊、魯的交匯之地,到底歸誰,各有各理!

    而這一帶,更像中轉站一般,諸國商販們倒是往來頻繁。

    不過,大家都提前聽到風聲,現在皆都散開,少見其影。

    而雙方軍隊,亦都收斂不少,都很默契地沒去擾民——

    臨近中午,國夏已然抵達夾穀。

    環顧四周,國夏等人放眼望眼,此地多穀多山多平地,若要誘敵深入,倒是絕佳之法。

    國夏微微心動,決定將大軍藏於夾穀,專等吳軍到來——

    這樣,剛好方便齊軍伺機地偷襲!

    吳軍駐要贏城,不來艾陵,與齊軍隔著一座城池,亦讓齊軍搶得優勢:齊軍在內,而吳軍在外,若要打起長期戰爭,誓必會影響吳軍的後防——國夏以為吳軍是孤軍深入,糧草有限,不易進行拖延戰術!

    可惜,當國夏再派斥堠隊去偵察,意外地探出吳軍不但穩穩地改駐長勺,更是聯合魯國、邾國和郯國這三國的軍隊,一起攻打齊國!瞪圓雙眼,國夏不敢相信地問道:“魯國?邾國?郯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