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運河之起源:邗薑

129、吳國伐齊(三)孫武之拒(1/3)

    “齊景公九歲登位,在位五十八年,六十七歲薨逝,是以壽終!其幼子呂荼,乳名晏孺子,堪堪十歲,剛剛繼任不久……”良久,一眾大臣們才給出回答——仍是伍子胥,率先地拱手,“數以前,齊景公下葬之時,似有發生動亂:諸公子們起兵,斬殺數名齊國大臣,一時轟動齊國內外!讓人驚奇的是,齊國新君竟沒將諸公子們關入大牢,反而赦免了他們,勒令他們在家反思。”

    一眾大臣們聽罷,無不瞪大雙眼,古怪地瞟向伍子胥:他是不是在齊國安插了無數眼線?——否則,為何他會這般清楚?

    吳王夫差雖不喜歡伍子胥的性情,卻重視伍子胥的情報,又道:“那依伍子之見,孤率兵再伐齊國,可占優勢否?”

    ——來去,吳王夫差仍對齊國念念不忘,一心想要一雪前恥!

    伍子胥依舊不讚同,反對道:“大王,越王勾踐吃飯不設兩樣以上的菜肴,穿衣不用兩種以上的顏色,吊唁死者,慰問病者,這是想到利用民眾伐吳報仇啊!勾踐不死,必為吳國大患!現在,越國是吾國的心腹大患,您卻不注重,反卻把力量用於齊國,豈非大錯特錯?”

    ——伍子胥和吳王夫差類似,亦對越國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徹底地滅越!

    吳王夫差聽罷,則滿臉不快。

    “住口!此事休提!”吳王夫差揮了揮手,“越國乃為吳國附屬,為表心意,獻上美人和財物,如今孤有鄭旦和西施,此二女皆是越國人,倘若孤再率兵攻伐越國,豈不令越人寒心?”

    吳王夫差徑直套用西施的理由去堵伍子胥。

    伍子胥一噎,不出話來。

    ——那麽,吳王夫差是鐵了心意,非攻齊國不可嗎?

    無奈地,伍子胥把目光轉向眾大臣們,指望眾大臣們能出聲地反對吳王夫差的決定,但他看了半,眾大臣們非但沒有出聲,反倒一言不發,竟似讚成吳王夫差——這是錯誤的決策啊!

    伍子胥仰頭長歎:倘若長卿在此,由他來反對,大王是否會再考慮呢?

    想到這裏,伍子胥道:“大王,越國為了生存而貢上美人和禮物,難道就心甘情願麽?——他們就像饑餓的猛獸,伺機等待出動!假使大王真又帶兵出征,前路漫漫,就不怕越國興兵偷襲嗎?何況齊國尚有田穰苴……”

    頓了一頓,伍子胥瞄見吳王夫差臉色有些難看,立即明白他的看法傷了吳王夫差的自尊心——快速地思量,伍子胥仍道:“大王真要出征,為何不請孫子先生來助陣呢?吳國上下,也唯有孫子可與田穰苴一較高下……”

    “你夠了麽?”看來伍子胥的不討喜亦有其因,吳王夫差麵如鍋底,“你若叫得動孫子先生,那孤便是親自拜見孫子先生又有何妨?——但若請不來,你也別回來了……至少在孤未結束征戰之際,孤是不想再見你了!”

    伍子胥漲紅了臉。

    “大王英明!大王神武!……”宰輔伯嚭及時地跳出,對吳王夫差讚不絕口,“這次出動,大王必能打擊齊國,令齊國一崛不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