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運河之起源:邗薑

057、田穰苴重生了(1/3)

    公元前51年(魯昭公十一年),晉、燕偷襲齊國,齊國軍隊則屢屢退敗,齊王深感憂慮,齊國上大夫晏嬰便向齊王推薦田穰苴,齊王召見田穰苴,與他談論軍事,對他的才幹十分讚賞,遂拜他為軍將,派他率兵抗擊晉、燕兩國軍隊。

    彼時,田穰苴出身卑賤,人微言輕,卻因斬殺齊王寵臣而豎立了威信,終是率領齊國軍隊保家退敵,被齊王大加讚賞,封為大司馬,改名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年紀輕輕,被封為大司馬之後,執掌了齊國的軍政大權,專心治理軍隊,以“嚴格執法執紀”為準,告之眾人:治軍貴在嚴,領軍須有威;治軍不嚴,則將領無威,軍隊就不可能有戰鬥力——此舉贏得將士們的信賴,將士們個個精神振奮、鬥誌昂揚,使得齊軍上下煥然一新。

    然而,司馬穰苴出身田氏家族,雖為支庶,田氏家族的勢力卻在齊國日益壯大,引起齊國大夫鮑氏、國氏、高氏三大家族的不滿——因此,鮑氏、高氏、國氏三大家族紛紛向齊王進讒言,欲驅逐司馬穰苴以削弱田氏勢力。

    齊王采納了鮑氏、高氏、國氏的意見,便將田穰苴辭退了。

    田穰苴被貶後,心情憂鬱,不久病故。

    ——以上,便是田穰苴輝煌而短暫的一生。

    後史有雲:「司馬穰苴,春秋末年齊國人,生卒不可考,乃為春秋時代傑出之軍事家,春秋時期唯一之大司馬,素有大誌,長於謀劃,熟知兵法,田氏家族的支庶,陳國公子完的後代。」

    又雲:「陳完因陳國發生內亂,懼禍奔齊,改姓田氏。」

    「……司馬穰苴無辜遭到貶斥,心情悲憤,從此隻得將畢生的精力用於研究古代兵書,尤其是對西周流傳下來的據是薑太公所著的《司馬兵法》進行深入研究,闡發其中的精妙哲理。

    同時,根據自己的作戰經驗,撰著個人的兵學著作,但尚未集結成書,司馬穰苴就因精神的抑鬱,導致身體狀況日益惡化,最終在憂憤中病死了。

    司馬穰苴死後,齊王也病逝!

    齊王因無嫡子,遂引齊國內亂。

    爾後,齊國被滅,田家代齊!」

    ……扯遠了。

    總之,田穰苴死後,落個史書記載的“生卒不詳”——明明他是“春秋時代傑出之軍事家,春秋時期唯一之大司馬”……

    多麽傳奇的人才!

    卻又憋屈的一生!

    史書完美地闡釋了田穰苴生前的榮耀與辛酸,側麵地烘托了田穰苴“才情縱高,命比紙薄”的尷尬!不過,史書評價得再高,也與他本人無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