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運河之起源:邗薑

019、吳國使者(1/3)

    三年時光長不長,短不短,卻能活生生地把呂邗薑熬成一代儒——在孔子和子貢的教導下,呂邗薑不滿腹經綸,張嘴“子曰”、“知乎”,至少也能出不少諸國的人文風情,尤以吳國為之最。

    孔子問曰:“吳國最善甚麽?”

    呂邗薑答曰:“吳國最善兵器製造,擁有高超的鑄劍技術!當諸國使用青銅之時,他們卻已使用鐵器——起來,鐵器還是從吳國傳播諸國的呢!”

    子貢問曰:“吳國的軍隊有甚麽特點?”

    呂邗薑答曰:“除了陸軍,還有水軍,他們好勇尚武——吳國乃是充滿流域性的國家,居於沿海一帶,內處長江下遊,與其他國家諸如楚國、晉國、秦國不同,便於操練水軍……不過,齊國也居沿海,據君父也有組建水軍,但是人數不多。,沒法與吳國水軍相較。”

    孔子和子貢同時咳出聲來,忙道:“行了,夠了,不必得如此詳細。”

    呂邗薑微微一笑,心知他們不想過問齊國軍政情報,免得被齊王看重,挽留於齊。

    孔子和子貢又問了相關的儒家理念,呂邗薑亦能解一二。

    “……邗姬,恭喜你學業有成。”末了,孔子毫不吝嗇地讚美,“你是為師這一生最聰慧的弟子之一,往後為師不在你身邊教導,你也不可懈怠自己,明白麽?”

    “是,學生謹記恩師教誨。”呂邗薑清楚孔子和子貢即將離開齊國,或回魯國,或去往國外繼續遊曆——總之,大儒不會拘泥一國,以免無法傳授儒學。

    呂邗薑也沒勸留孔子和子貢——三年了,孔子和子貢在齊已有三年,該教的都已教了,剩下的便是學生們的後努力了……連原本空曠的臨淄城鄉學也都開滿了桃花,儼然成為了鄉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不久前,被孔子和子貢教課的一批學生們成長了:從重法轉成重儒,無意識地兩家相合,倡導以儒家和法家為主而規範言行!

    此事受到呂邗薑的讚賞,呂邗薑又將這事告之齊王,並重得齊王重視,卻被諸公子們以“齊國曆代隻重法家”為由而遭遇全麵抵製——

    諸公子們的行為再次證明他們目光短淺:為防那批學生們與呂邗薑沆瀣一氣形成新的勢力,他們向齊王建議懲罰那批學生們,把他們充作奴仆,護送呂思瑞而前往杞國——臨行之際,那批學生們卻渾然不怕,還向呂邗薑和孔子、子貢明他們誓要言傳身教,試一試是否有效……

    下沒有不散之宴席。

    這,呂邗薑帶著老夏,和孔子、子貢拱手告別,默默地注視兩位大儒被一幹護衛們保護,駕著牛車緩緩地離去。

    周圍頓時冷清下來。

    看著指教三年的恩師們離開,呂邗薑略有傷感。

    從今之後,她再也沒法讓自個兒忙到思念某人。

    回宮的路上,呂邗薑思緒如潮。

    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內心深處的吳郎——

    她還記得吳郎許諾他會派遣吳國使者前來提親,然而……

    然而,過了三年,吳郎杳無信息。

    她擔心著,煩惱著,甚至想去吳國質問吳夫差:為甚麽還不派遣使者前來齊國提親——吳國距離齊國千山萬水,真要前去,少不得花費數月,道路崎嶇,中途艱遠,隻怕她有心想去,君父也不會同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