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運河之起源:邗薑

008、到虞山(1/2)

    吳國,虞山。

    空蔚藍,雲朵潔白,色晴朗,陽光正足。放眼望去,一片綠色,鬱鬱蔥蔥。一座座山巒延伸著,山巒上長著參差不齊的濃密樹木。一片片樹木上方,覆蓋著突兀崢嶸的灰色山峰。山峰直逼雲,又險又峻,仿佛被從中劈開,兩邊的山崖對著張開,像門那般分開,像刀刃那般直立……

    好一幅波瀾壯闊之地。

    錦峰,虞山之巔也,埋有兩方墓碑,其中一方墓碑前,站有一名青年。與山下不同,山頂偏冷,霧氣濃重,為了不受涼,青年穿得厚實,白綿披風迎風微動。

    離青年不遠處的樹林裏,藏有一群精幹的侍衛們——不許侍衛們護在身旁,乃是青年的命令。青年一手提著酒壇,一手握著酒盅,一副需要獨處的模樣。

    少時,便見青年用酒壇裏的酒將酒盅裝滿,並將那盅酒撒在一方墓碑上。盯著那方墓碑刻著的「吳國太子波」字跡,青年沉寂了片刻,忽然歎道:“兄長,若你還在,弟便當不成吳國大王,來弟還是得感謝你。”

    “可惜你太過多情,竟為了……如果你再有一次選擇,還會那麽做麽?”青年自顧自地嘮叨,也不管與誰聽,“去年君父率兵攻越,不幸中了箭,傷重不治了。身為吳國大王,他被葬在虎丘山,弟為顯君父威名,特意征調了十萬軍民施工,並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還用銅槨將靈柩套了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君父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

    與之相較,你呢?——你曾為太子,死後墓前卻這般淒清,可曾後悔過?……君父已任孤為新君,還囑咐孤勿忘殺父之仇……嗬嗬,如今,孤為了洗雪君父敗給越國的恥辱,勵精圖治,吳國也得以強大,想來不久便可伐越,令越國滅亡!”

    青年豪言壯誌,仰大笑,似是看見了甚麽場景。

    “大王,您又來這裏了?”一個中氣十足的男聲輕斥,“你來這兒,也不多帶些護衛,萬一……”罷,一位頭發半白的健朗老人登上山來。

    青年轉頭,看向來人,霍然而笑,笑道:“誰敢暗殺孤?”

    言語裏透著自信與自負。

    健朗老人瞄了瞄四周,又記起青年的武藝,不禁默然。

    青年歪了歪腦袋,瞅著健朗老人無語的反應,噗嗤一笑,樂道:“好罷,也不為難你,這便回去。”——自他登上吳王寶座,他經常被重臣們提醒:他身份高貴,不可單獨外出,真要外出,一定要多帶侍衛。

    健朗老人跟隨青年離去。

    那群藏著的精幹侍衛們,也悄然轍去。

    寂寥的墓地如同往常一般,日複一日,仿佛不知愁悶似的。

    ……呂邗薑早就知道,從齊國到吳國隔有好幾個國家諸如衛國、魯國、莒國、杞國、陽國、鄅國、郯國和邳國,跋山涉水必是免不了,可她還是低估了情況。

    且不提她們原想繞道而行,自她們遇上了孔子等人,得到孔子等人的幫助之後,她和她的侍女們以及一眾壯漢護衛們,駕著牛車,離開廩丘。

    最初的打算,是以魯國為跳板,徑直地踏進吳國的領土——

    可惜吹了。

    畢竟那個魯國大夫的食客嚴厲地警告他們不準踏入魯國和衛國……

    所以,他們隻好擦著齊、魯國邊境的地帶,一路向東,彎彎繞繞,試圖從杞國和莒國而進入吳國——她們大可原路而返,走另一條路線,然而並沒。

    之所以選擇走邊境,是因為呂邗薑不想被某些人知曉:萬一某些人誤會她勞而無功,豈不徒惹笑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