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亮吳雯芸

第0461章 縣委的大門朝西開(1/3)

    當向天亮站在濱海縣縣委大院門口的時候,他心裏的第一個感覺,竟然是人生地不熟。

    真是不可思議,他居然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哪怕他在這個地方讀過三年書。

    城關鎮的地形是兩山夾一河,南山有不少山溝,縣委大院座落在其中的一條山溝裏,離著鎮子兩公裏遠,一條沿著山溝而築的水泥路,連接起縣委大院和鎮子的聯係。

    縣委大院也是縣政府大院,比不上經濟發達地區,濱海縣作為貧困縣,還沒有資格建造新的辦公樓,建國四十多年來,縣委縣政府都是合署辦公的。

    一看就知道是地主老財留下的宅院,三米多高的石砌圍牆,古色古香,每隔百米的小炮樓還在,氣派非凡,大院前的廣場上,上百棵桉樹和棕櫚樹,都是些幾十年甚到上百年的老樹。

    縣委大院並不是依山而築,而是建在一個山溝環抱的石崗上,四麵都是山溝,溝深牆高,正符合它的老主人防海盜的需要。

    匪夷所思的還有,縣委大院的門是朝西而開,而縣委大院的所有房子,卻都是朝北而建的。

    大院門口還是那種老式的傳達室,還是穿著工作服的退休工人,不是一位而是兩個,而且原則性還特強。

    不是縣委大院裏的車,不能進入大院,兩個老頭鐵麵無私,沒有通融的餘地。

    向天亮當然不會和兩個老頭計較,大小也是個領導了,領導得有派,領導的肚子裏是能撐船的。

    夾著公文包,向天亮走進了縣委大院。

    真是安靜,上午九點,正是機關裏忙碌的時候.

    三層的老式樓房,根據示意圖,縣委書記張衡的辦公樓室,在縣委辦公樓三樓最靠東的那一間。

    向天亮一邊在三樓的走廊上走著,一邊在腦海裏“複習”著,複習著他對縣委領導的了解。

    張衡,五十一歲,祖籍東江省中陽市,一九六五年畢業於東江師範大學,分配到濱海縣中學,一待就是十三年,一九七八年三月,在濱海縣中學副校長任上,被破格提撥為縣教育局副局長,一年後升任局長,一九八二年出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一九八五年升任縣委常委兼常務副縣長,一九八七年任代縣長,一九八八年出任縣委副書記、縣長,一九九零年,擔任縣委書記兼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這就是張衡經曆的概括,不是土生土長的濱海人,卻在濱海成家立業,一待近三十年,先從教後從政,成了濱海縣的最高領導。

    向天亮跟著張衡的秘書,走進了張衡的辦公室。

    “張書記,向天亮同誌來了。”秘書道。

    向天亮上前兩步,“張書記,您好。”

    張衡抬起了頭,微微的笑起來,他沒有接秘書遞來的文件,而是擺了擺手,示意秘書放下文件離開。

    然後,他站起身來,離開辦公桌,走到向天亮麵前,打量了幾秒鍾後,才伸出了右手。

    向天亮也在打量著張衡,不過,他的打量不如張衡直接。

    還是和記憶中的一樣,張衡個不高,瘦而精神,頭發稀而整齊,近視眼鏡,書生意氣,向天亮的心裏,親切感油然而生。

    “向天亮,二十四歲,晉川鎮涼棚嶺村人,向家的第一個大學生,一九八八年畢業於濱海縣中學,一九九二年畢業於京城警官大學,調任濱海縣前,任清河市建設局政研室主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