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林李蓉

第一八八章 隱退(1/2)

    春秋《易經》有言: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成害。

    保密工作是一件很艱難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比如,花旗國的曼哈頓工程就是一項龐大的保密工程。

    早在1941年的12月6日,花旗國正式製定了代號為“曼哈頓”的絕密計劃。

    羅斯福賦予這一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

    1945年7月,花旗國成功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

    同年8月,廣島和長崎都享受到了勝利的果實,感受到了充滿了香甜氣味的空氣。

    正當花旗國人為自己獨享原子彈技術而沾沾自喜時,CCCP人卻偷偷地笑了。

    因為,有一位叫做喬治??科瓦爾的特工,他參與了研製原子彈的整個過程,並將大量有關原子彈的情報發回蘇聯。

    四年後,蘇聯人也試爆了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彈,從而打破了花旗國的核壟斷。

    其實,我國研究的原子彈,也是在CCCP人留下資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追本溯源,源頭其實是一家。

    國內曾經也一度非常重視保密工作,特殊時期除外。

    運動剛開始時,出現了一波泄密潮,沈隆先大約就是那個時候去世的。

    但是,現在這都什麽時代了,怎麽還會有串聯和舉報這種事發生,而且理由還是十分荒唐的出賣國家機密。

    沈光林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出賣了什麽機密。

    他壓根都沒有參與過什麽機密的呀,即使是有,也隻是正常的科研任務而已。

    要說完全沒有也不準確,因為他參與研究過老李那裏的新式兵器,比如一次性火箭筒,比如40火。

    而且,隔熱的納米塗層也算機密吧。

    驗收小組的人肯定知道製備方法。

    估計,沈光林把加工納米材料的方法公布出去,從某種程度上確實也可以認為是泄密。

    隻是,沈光林他自己知道,他並沒有把塗層的配方泄露出去。

    方法不重要,配方才重要。

    但是,人家要整你,才不會管你幹了什麽呢。

    嶽飛當年是怎麽死的?

    果然,無空穴不來風。

    學校的最大領導親自找沈光林談話了,並沒有給他申辯的機會。

    誰跟你當麵對質,對麵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大家也怕的,害怕萬一整不倒你,翻身了怎麽辦?

    集體決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應該針對個人,大家都是為了組織。

    “沈老師,學校給你放個假,你自己也多休息一下,最近這段時間盡量少在學校出現,因為風向有點不對。”

    校領導說的很委婉,但是看語氣就是要處理他呀。

    “我被開除了嗎,以後是不是就要離開京城大學了?”沈光林有這個思想準備,沒有被抓起來,說明事態還沒有壞到那個地步。

    “不至於,完全不至於。小沈,你是咱們學校的優秀教師,永遠都是,京城大學是不會拋棄你的,這次隻是戰略性撤退,畢竟,有時候胳膊撇不過大腿。”

    “您是說我泄露機密的事情嗎,他們有證據嗎?”

    沈光林很是氣憤,自己都沒有故意去接觸機密,是怎麽泄露的嘛,誰能作證?簡直莫名其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