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436章 技術爆發(2/4)

    綜合算下來,如果把紐科門的耗水量設為10,耗煤量也設為10。那麽曆史上1787年的瓦特機就是耗水量3,耗煤量也是3。胡克1688型則是耗水量2,耗煤量5,還有改進空間。

    但不管怎麽說,能夠把蒸汽重新冷凝後的熱水回收回來,那就是一個質變的進步。

    至於收回來的水比例有多少、溫度有多高,這些指標性的問題都是可以慢慢優化的。

    後來他又經過幾年微調改良,到大明覆滅準噶爾時,羅伯特.胡克總算也造出耗煤指數能壓到3的蒸汽機了,總算是徹底追平了瓦特。

    可見科技進步也都是一點點微調的,過程中其實都有路徑可循,並不是靠天降偉人、一個牛逼東西就能直接憑空出現。

    朱樹人最終對胡克的研發也是非常肯定,還鼓勵他兩個技術方案都不用扔掉,完全可以都發展,用於不同工況環境的測試。

    比如,在水資源豐富而煤炭值錢的地方,就可以多實驗費水省煤改型。

    而如果在航海這種環境下,甚至穿越沙漠的火車(當然現在還沒發明出火車頭和蒸汽船引擎),澹水很稀缺,就可以相對傾向於省水費煤。

    這個思路一打開,允許下麵科研人員自行發揮,大明的科技進步就愈發百花齊放,自由奔騰。

    至於蒸汽機改良,那不過是一個代表性的縮影罷了。餘者創新千百,不可一一贅述。

    ……

    不過,雖然大多數小成果不值一提,但胡克的老對頭的成果,還是值得說幾句的——

    這事兒朱樹人也不得不感慨曆史的慣性,因為來到大明之後,胡克最終還是跟牛頓結下了梁子,這一點完全沒有被蝴蝶效應改變。

    以至於胡克牛逼了之後,牛頓也是非常奮發,想要證明自己,把胡克給徹底壓過去。

    說起胡克和牛頓的恩怨,其實稍微懂點科學史的看官也都知道,主要是因為兩人在光學領域的觀點見解截然相反、針鋒相對。

    胡克繼承了波義爾的學說,認為光是一種波動,而牛頓顯然認為光是一種微粒——

    至於他倆誰對誰錯,其實後世中學物理課本裏早就有說過了,這是牛頓一輩子少有的物理大錯,

    因為麥克斯韋最終證明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胡克為大明發明了瓦特蒸汽機之後,因為他對大明生產力的卓越貢獻,他在年過七旬的攝政王朱樹人那裏的影響力,也一度暴漲,

    而另一邊因為牛頓的曆史功績,這一世有相當一部分被朱樹人本人和方子翎分潤了,加上曆史上的牛頓,在三十五歲之後,其實就不太醉心於科研,而是去改行搞玄學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懈怠了好幾年的牛頓,再想對抗功德赫赫的胡克時,就有些心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