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1/4)

    黃得功乘勝北上,深入包圍亳州、鹿邑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北方其他清軍督撫,以及北京的朝廷那兒。晧

    畢竟鹿邑已經是河南境內,戰場與北京之間的距離,比之今年開戰之初,已經縮短了整整三分之一。清廷的軍情急報往返,需要的遞送時間也大大縮短——隻可惜,清廷高層,人人都不想要這種“便利”,畢竟這都是國土縮水換來的。

    僅僅兩個月前,交戰雙方的軍情,還要從合肥前線往回送,而現在已經隻需要從商丘往回送了!收縮了多少!

    十月十五,北京城裏的多爾袞,就焦頭爛額召開了軍事會議,讓諸王貝勒商討,該如何增援歸、亳前線,從何處調兵。

    地位僅在多爾袞之下的濟爾哈朗,當然有首先發言的權力,他也毫不猶豫指出:“眼下朝廷派出四路大軍,分別抵敵偽明,與博洛、嶽樂最近,又有餘力的,顯然是英親王了。

    英親王麾下至今還有超過十萬大軍,在淮西、汝南與偽明河南總督張煌言拉鋸。既然要調兵增援,當然要從英親王那兒抽人。”

    多爾袞一聽這個意見,法令紋就忍不住抽搐。從阿濟格那兒調兵,確實是最穩的,但也容易打成添油戰術。

    目前為止阿濟格對張煌言還保持了攻勢,而且成功掐斷桐柏山諸處要道,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晧

    張煌言那一路並不是明軍的主攻方向,大明方麵采取的就是拖延戰術,依托一個個堅固堡壘等著阿濟格攻堅,想給阿濟格放血。

    清軍也很清楚不能跟明軍攻堅死磕,三年前已經吃夠了這方麵的虧了,所以隻能是阻斷山險要道,斷絕明軍補給,讓明軍彈藥消耗過大不得補充,才好把一個個據點內的明軍拔除。

    而這種斷補給的打法,一旦兵力削弱、包圍圈和堵路部隊出現漏洞,導致明軍重新得到補給,前麵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阿濟格這邊已經是多爾袞派出的各軍中,僅剩的有可能獲得開拓之功的部隊,能為多爾袞今年的重啟南征找到政治上的遮羞布。

    多爾袞很清楚,博洛和嶽樂把他的兩白旗再次糟蹋了大部分戰力,士卒簡直三停去二,綠營損失也不小。

    自己在朝中的軍事實力已經孱弱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要是政治上的威望再遭重創,他還如何撐得住這個場子?

    不到最後關頭,但凡還有可能靠別的解決,多爾袞就不願意走出這一步。晧

    場麵尷尬冷場了一會兒後,多爾袞居然用和善、商量的語氣說:

    “英親王兵強馬壯不假,但信陽之圍,不可功虧一簣。張煌言在桐柏山以北的兵馬,已經被隔絕消耗了兩月了,現在出現漏洞,之前兩個月的苦就白吃了。

    孤看博洛軍報中也說了,他撤兵回歸、亳時,沿途二百餘裏屠殺焚燒為白地,偽明追擊而來,必然後勤不濟。目前隻在亳州看到黃得功旗號,可見明軍追兵也就兩三萬人,哪怕再算上鹿邑有曹變蛟旗號,再加兩萬人。

    我軍隻要抽去兩三萬人,最多三五萬,就能穩住陣腳了。這點人,用不到勞動英親王,從後方派去尚未參戰的部隊即可——諸位可暢所欲言,覺得何處之兵可用?”

    一群對多爾袞已經有所不滿的滿人貝勒,聞言也不建議,隻是無聲抗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