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才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1/5)

    朱樹人通過譚文派去用計的使者回來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九。

    戰前朱樹人設想的苦肉計、詐降計,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可以完全按計劃實施的,

    在試探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新的意外或者小瑕疵,不是這兒條件不符合了,就是那兒敵人又比預想的更警覺,導致需要更多的試探和接觸才可能取信於人。

    白文選之所以那麽輕易就接見了譚文派去的使者,也是因為白文選一開始就沒打算聽信對方的言語,隻是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杆的心態,試著接觸一下,互相試探套情報。

    這就好比現代人接到電信詐騙,哪怕覺得對方大概率是騙子,但有些健談的人還是會跟騙子多扯淡幾句,甚至戲弄一下對方。抱著“反正聊聊天沒事兒,隻要不泄露任何密碼、不打錢就不要緊”的心態。

    朱樹人甚至應該感謝白文選的這種心態,如果對方是一個“接到詐騙電話一句都不多廢話就直接掛斷”的人,那他連現在這點收獲都得不到。

    隻是如此拖延下來,朱樹人是注定不可能進重慶城安度崇禎十五年的除夕,和崇禎十六年的新年了。

    但這才是正常情況,如果計策都能如一開始預想的那樣絲絲入扣讓敵人直接中計,那肯定是開了弱智光環。

    現實世界裏創業搞個項目,都會有各種突發意外,項目經理們哪天不是焦頭爛額的,打仗如果比做項目都方便,那就癡人說夢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就重新調整計劃,沒什麽大不了的。

    ……

    “雖然直接詐降騙開城門不可能了,但也不算全無收獲,至少摸清了張獻忠有給白文選留下監軍這個重要情報,算是意外之喜,這說明張獻忠已經不是完全信任白文選了。

    連帶著還能推演出張獻忠對李定國的信任肯定也在進一步惡化,因為白文選曾經是跟李定國合作得比較多的——張獻忠麾下剩下的幾個都督裏,白文選偏李定國,馮雙禮偏孫可望,這點咱都知道。

    另外,根據白文選和潘獨驁在譚文使者麵前說過的那僅有的幾句話,也可以得出另一些蛛絲馬跡,那就是白文選一開始就傾向於覺得城北嘉陵江沿岸不用太提防,

    他覺得江水下降後的亂石灘地形通過性太差,沒法上攻城武器,我們前陣子擱淺的那幾條船,還進一步增加了他這麽想的信心。

    而潘獨驁卻因為不太知兵,不懂戰術細節,剛好歪打正著看不懂我們苦心孤詣部署的騙術,仍然堅持城西城北都要平均部署兵力、跟撒胡椒麵一樣防守——

    這倒不是潘獨驁多智,能看穿我的騙術,恰恰是因為潘獨驁不知兵法細節,咱的眉眼拋給瞎子看了。這倒讓我想起古人評《三國演義》:空城計也就騙騙司馬懿,若遇今日山賊,怕是直入城門,捉將孔明去矣。

    有潘獨驁這個瞎折騰的存在,難怪我一開始的誤導計策沒起效果——不過沒關係,既然現在都打探到這些情報了,咱就調整好了。

    方參將那邊可以歇歇了,讓王光昌王光興的人馬也能休整一下,城北嘉陵江方向的一切攻勢,全部停止。

    城西這邊,就先按照譚文跟白文選說好的,假裝怠工幾日,每天隻開槍放炮,上衝車和木驢車撞門掘牆,還可以假裝挖地道,過幾天再發現不可行放棄。

    如此,也算是做足工夫,讓白文選先嚐到點甜頭,相信本地川軍並不想跟他搏命。過幾天之後,再借口我親自過問、對戰局進度不滿,把譚家兄弟責罰撤換,調來嫡係人馬攻城,

    到時候就要下點死力氣了,然後一邊攻城,一邊再偷偷派譚文派使者去解釋,哪天發現白文選終於徹底被麻痹,放鬆了城北的防務,我們再在城北偷渡嘉陵江給重慶城致命一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