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1/5)

    臘月底的獵獵江風中,朱樹人身披貂皮大氅,站在八百料戰艦的船樓上,用雙筒望遠鏡朝著遠方的重慶城眺望。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明末的巴蜀,第一次目睹在明末巴蜀排名前列的堅城。

    重慶城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城牆並不高厚堅固,看起來有點年久失修——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僅僅不到一個月前,這裏剛剛被張獻忠攻破過一次,砸爛破壞的地方還沒修複,看起來就更淒慘了。

    不過,朱樹人的第二印象,很快就轉到了重慶的地形上,他也不得不承認,以重慶的地形,其實哪怕城牆破一點,矮一點,也同樣很難攻取。

    因為這兒的城牆,本就是依托山勢而建,

    哪怕完全沒牆,隻是在山上要道修幾座哨卡,攻城部隊頂著山坡高側的交叉火力爬山,都得去掉半條命。

    其實,隻要看看後世的百度地圖就能知道。長江和嘉陵江,在抵達朝天門之前,有長達十五裏的路程,是在幾乎平行往東流淌的。

    在後世鵝嶺公園一帶,長江和嘉陵江之間隻有一公裏寬的陸地,但江水就是沒法在這裏合流,硬生生還要再往下遊流十五裏,

    由此可見,這十五裏路沿途,統統都是高山。但凡有一點低平的缺口,能被千萬年的衝刷給突破的話,兩江早就提前合流了。

    官軍要從陸路攻進重慶,就隻有從鵝嶺沿著山路一直到七星崗,最後從西側的定遠門、通遠門、金湯門擇一處或數處攻打,每座門之間相隔數百步,守軍隻要守住短短兩裏多寬的半島正麵即可。

    如果不想從這道狹窄的山嶺兩側攻擊,那就隻有直接渡長江或者嘉陵江打登陸戰了。

    當然,在萬縣的時候,官軍已經打過一次登陸戰了,還成功了,所以登陸戰也不是完全不能考慮。

    隻是朱樹人生性審慎,於是他又小心求證地仔細觀察了長江和嘉陵江沿岸。

    冬天本就是枯水季,兩江的水位都有所下降。

    但長江幹流畢竟上遊來水充沛,四川本地降雨再少,水位也降不了太多,岸邊隻是多露出了數十丈寬的泥淖淤灘,士兵想登陸還挺麻煩的,很容易陷到淤泥裏。

    嘉陵江的上遊來水,全靠漢中南部和巴西的降水,所以冬季能枯掉一大半,加上嘉陵江流經的地區樹林茂密,都是山區,夾帶的泥沙很少,水位退去後,留下的淤泥也不多,但江底露出的崎嶇亂石和鵝卵石,卻是不少。

    這一點,2022年的看官,哪怕對重慶地理不熟悉,應該也不陌生——後世的嘉陵江,可是在夏季酷暑時,都幾乎半幹了,隻留下江心一窄條主航道還有點水。

    而事實上,夏季本該是豐水期,冬季才是嘉陵江水最少的時候。

    “看來這兩邊的地形,都不是很好登陸,朝天門這兒上岸後倒是平坦,但很快就要爬山攻城,長江一側的淤泥,很容易讓人陷下去。

    要運載攻城武器上岸的話,隻能是犧牲一些平底小船,直接衝灘擱淺、趟過大部分淤泥路段,再把船頭擋板拆了,把攻城車輛退下去。

    嘉陵江這邊,步兵登陸是沒問題的,走路崎嶇一點也能克服,但亂石卵石那麽多,攻城車輛要登陸就完全不可能了。哪怕肯犧牲平底小船衝灘,怕也會提前觸礁漏水。

    這重慶城,直接強攻不可取,還是得想辦法用計智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