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1/4)

    隨著其他五十九個準進士,在皇帝的要求下離開。

    文華殿內僅剩崇禎和沈樹人,以及一些宮女宦官。

    為首的宦官王承恩對眼下的狀況還沒什麽覺悟,依然站在那兒。

    不過崇禎很快就吩咐:“王大伴,你們也退下吧。”

    讓王承恩頗為錯愕。

    沈樹人在下麵聽了,才意識到皇帝身邊站的是王承恩。他原本還以為,今天這麽正式的場合,應該是曹化淳陪著呢。

    這也怪沈樹人讀書不仔細——曹化淳去年剛剛告老還鄉了。

    《明史》上說四年後李自成打進京城、曹化淳獻門,他一個退休老頭兒也沒這權力呐。估計是另外負責守門的宦官獻的,但不出名,隻好找個有名字的背鍋,充當整個太監群體的代號。

    宦官們都走了之後,崇禎才開口:“依卿之見,對圍剿張逆的諸文武,又該如何節製,才能激勵他們用命?你剛才敢如此頂撞朕,必然是有把握的吧?

    如今左右無人,朕也不妨說句心裏話,朕恨張逆,過於李闖。此賊五年前毀鳳陽祖陵,逼得朕下罪己詔,向列祖列宗請罪,古今罪孽,無有過此。”

    沈樹人確認現在說話不會讓皇帝當眾丟臉,才頗敢仗義執言:“陛下,臣不敢說把握。不過臣有肺腑之言,敢說張逆複反之後,南方其餘各家複反流賊,許多都是被逼無奈,

    怕陛下覺得‘他們與張逆,都是被熊文燦一同招撫的,張逆之複反,會讓陛下猜忌他們也複反’,互相猜忌之下,遂至糜爛,徹底不可收拾,說到底,是恐懼之心作祟。”

    崇禎臉色一冷:“卿這是在怪朕的嚴厲、逼反了他們不成?”

    沈樹人:“臣不敢!那些流賊頭目內心所想,沒人可以揣測,臣也不能。但事已至此,臣覺得一切還是應該往前看,竭盡所能,修複朝廷與悔過之賊之間的信任,能挽救幾個就挽救幾個。隻有讓張逆不能裹挾到更多的人,才有徹底平賊的希望。”

    崇禎調節了一下呼吸,忍著嘴角神經的抽搐,耐心追問:“如何修複?”

    沈樹人應聲而達:“古有商鞅徙木立信,為今之計,首先應當重賞其他曾經與張逆一起作亂、後與張逆一並被熊文燦招撫、如今張逆複反後他們卻不為所動、堅持效忠朝廷的降將。

    如此,可以立下一個朝廷對改過自新、忠貞不二的將領絕對不離不棄的榜樣,昭示君臣相得之盛軌。”

    沈樹人的建議很具體,很有操作性。

    說到這兒,總算讓崇禎的神色稍稍有些回暖,也意識到眼前這個臣子是真心為了天下的穩定,在幫他出主意。

    “有這樣的例子麽?就算有,他們對朝廷的忠心是否可靠?”

    沈樹人是有備而來,還知道曆史,所以他立刻很篤定地說:

    “有!前年跟著張逆等人一並被熊文燦招撫的劉國能,張逆複反後,他並未跟著反,還堅持與之作戰。

    至今為止,劉國能還在南陽為國抗賊,與左良玉協力。請陛下試想,如果一個曾經的流賊,因為害怕被張逆牽連而遭朝廷猜忌、選擇複反,那他最晚去年秋天就該反了。

    張逆複反至今已九個月,還堅持不跟著一起反的,自然是想要史書留個美名、真心忠於朝廷了,這樣的榜樣不該立、不該救麽?如果放任朝廷文武輕視於他們、不給他們糧餉、支援,反而會寒了人心,以後再要分化瓦解流賊,就難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