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瓦解(1/3)

    其實一場工業革命,已經在孕育之中。

    有一個現象,能夠非常有力的證明這一點,就是資金的流入。

    這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可是萬萬不能的。

    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金錢的流向,決計是可以代表大方向的。

    小農經濟的話,資金都是流入農業,而當資金流向工業化的時候,那麽工業革命自然就不在話下。

    因為人才是往高處走的,如果資金都流入工業領域,那麽人才自然也往工業方麵流動,技術工匠開始變得非常稀缺,商人都在吸納這方麵的人才。

    不但是張家的代工作坊,還有元家的煉鋼廠,宇文修彌的車行,長遠、萬裏兩大造船集團,都在開始技術儲備,一切都是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利用蒸汽機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其實賢者六院最終定位,還是搞學問,搞理論,這是那些商人都不願投資的領域,因為學問不一定能夠產生財富,或者說不能馬上變成財富,這是一個非常漫長,且永無止境的過程,商人會願意捐錢,但不會投資,但是沒有關係,這是唐朝,可不是一千多年後,人人都有鑽研學問的精神,儒家經文才多少字,人家都可以研究幾十年,更何況是深奧的理科,隻要他們認同,他們絕對願意花時間鑽研,其實這比鑽研儒家經文有趣多了,九品院士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真的是以學習、探索為樂,而不是為了錢,話說回來,這其實也算是儒家精神。

    至於生產技術麽,最終還是要靠商人,等到兩者相結合時,這威力是不可估量的呀。

    ......

    作為唐帝**方最高統帥的李績,表示與契丹的戰爭,不會超過三個月,果然如此,兩個多月,基本上就結束了這一場戰爭。

    在最開始的時候,契丹聯盟還是來勢洶洶,一波就將萬全晟的軍隊給打趴下,眼看就要打到營州去了。

    其實萬全晟的勢力範圍就在營州邊上,陳碩真肯定不會選擇與契丹腹地的商人合作,她肯定是選擇跟交界處的部落合作。

    之後契苾何力、薛仁貴所部抵達,才抗住了契丹聯盟的猛攻,但是當時唐軍還是處於被動。

    直到太原軍的參戰,高侃統帥一萬太原軍,兵分兩路,自己的副將率領七千人馬進攻契丹在西南邊的防線,而他自己則是親率三千精兵,走小路,穿過三個部落,直接衝著大賀氏的大本營而去。

    這其實是唐軍一貫以來的戰術,將對方的主力牽製到前線,然後以少量的部隊,偷襲對方的大本營。

    這就是因為除突厥王朝和吐蕃之外,所有敵人的縱深都遠不如唐王朝,就是那麽點點大,不需要跟漢朝一樣,那穿越千裏,騎兵一下子就能夠突襲到敵人的腹地。

    故此,這一招是屢試不爽,這敵人雖驍勇善戰,但是人口少,縱深不夠,你拿主力對我主力,你後方肯定是空虛的。

    其實路上有兩個部落已經發現唐軍蹤影,但是他們看唐軍好像也不是奔著他們來的,就尋思著就別去惹唐軍,雖然唐軍隻有三千人馬,但全部都是精銳,而且又都是騎兵,殲滅他們是非常困難的,最要的是,他們就得派出部落中所有的男人,才能夠阻止唐軍。

    這生命誠可貴呀,如今兩邊又沒有什麽深仇大恨,而且他們本也算是唐朝的子民,這些部落的想法是,我兩邊都不去得罪,誰贏我就依附誰,兩邊押注。

    高侃是非常順利來到大賀氏的腹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