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二千零十八章 母子同政(1/5)

    就在當日,朝廷便快馬傳令鬆漠都督府,讓他們停止一切的對抗,朝廷將會派官員來調停。

    這個命令還不是以李治的名義發的,是中書省署名,可見李治自己對此是多麽的不看好,如果以皇帝的名義傳旨,對方要是不聽的話,那是很丟人的。

    而且,以皇帝的名義下旨,不聽就是造反,沒有回旋的餘地。

    與此同時,武媚娘也重返政事堂,主持政務。

    雖然中間好像就是武媚娘傷心過度,請了個長假,但是其中意義非凡,武媚娘在這段期間的言行舉止,是令大家對她更加放心,不但是李治,還有張文灌他們,這裏麵深層的意義對於武媚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這還得多虧榮國夫人去世,不然的話,大家心裏都沒有底,這一回大家都踏實。

    如今大家都有了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輔助太子。

    因此今日不但武媚娘出現在政事堂,太子李弘也參與了,而且太子李弘不但將會參與政事堂的例會,還將會參與李治那邊軍國大事的討論。

    李弘對此也比較興奮,作為太子,天天待在東宮,無所事事,也怪無聊的。

    “我們應該早日劃定南海那邊的行政區域,否則的話,無法起草政令。”武媚娘目光一掃,道:“你們可別說,你們還沒有想好?”

    從進屋到現在,她是沒有一絲笑容,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張文灌也知道武媚娘心情不好,道:“此事我們已經商量過,取名為佛州,至於裏麵的縣級劃分,就交給長孫衝他們去安排,畢竟我們都對那邊的地形不是非常熟悉,不太好劃分。”

    “佛州?”

    武媚娘點點頭,心裏對這個名字挺滿意的,因為她母親跟她都是佛教徒,突然看向李弘道:“太子對此有何建議?”

    李弘愣了下,他似乎沒有想到,這事武媚娘也會問他,頭回來到政事堂,也不敢胡亂說,認真思考一番之後,才道:“兒臣倒是認為,若取名為佛州的話,聽上去還是與佛逝國有些關係,會不會令當地百姓思念舊國,那地方乃是商人打下來的,何不叫做商州。”

    武媚娘輕輕嗯了一聲。

    郝處俊立刻點頭道:“不錯,不錯,太子說得對極了,這是我們考慮不周,商州要更為合適一些。”

    張文灌、劉祥道他們也紛紛附和,就連韓藝、崔戢刃他們也都表示讚成。

    畢竟這是太子的第一個建議,怎麽都得給一些麵子,況且人家太子說得也挺有道理的。

    武媚娘目光閃爍了幾下,點頭道:“我也覺得太子的建議更為合適一些,那就叫做商州。”

    韓藝餘光稍稍瞥了眼武媚娘,心想,在如此悲痛下,還能夠保持頭腦清醒,並且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斷,真是好厲害啊!這可能也是我不如她的地方。

    雖然隻是一個名字,但是卻讓李弘覺得非常開心,這信心也有所提升,稍顯感激的看了眼武媚娘。

    武媚娘向他稍稍點了下頭,又道:“另外,就是尚書令提議的,在元州、商州那邊興建酒業和罐頭業,不知尚書令可有具體辦法,能夠令我中原一些商人去到那邊興建作坊?”

    韓藝道:“罐頭的話,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朝廷操心,那些果商們,自然會想盡辦法請小胖集團去那邊建立作坊。關鍵是在於酒商,如果跑去那邊興建作坊的話,再運回中原來,成本會增加不少,朝廷首先要做的是,增加中原酒商的成本,同時減低元州、商州的釀酒成本。”

    武媚娘問道:“如果增加成本?”

    韓藝道:“朝廷可以先發出消息,將會在下一次印花稅改動會議上,增加一些狹鄉的釀酒印花稅,保證糧價不因釀酒上漲,同時免除元州、商州的一切酒稅,並且商人願意去那裏釀酒,朝廷直接撥地給他們。根據我們稅務局的統計,關於酒的印花稅是越來越多,也就證明酒消費是在進一步增加,尤其是在狹鄉地區,因為狹鄉地區的百姓變得更加富裕,這些地方酒市場還會進一步增加,那麽酒價也會得到相應的上漲,而南海道的糧食遠比中原便宜,再加上貨船的不斷增大,在那邊釀酒,利潤是非常可觀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