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新農社(1/4)

    當武媚娘的宣傳過後,接下來的具體事宜,就是由韓藝和崔戢刃他們去做。

    模式其實都是一樣的。

    就是工程建設。

    不說朝廷的修路、修河道工程,就說商人投資,第一步也肯定是建設。

    為什麽災區是最好建設的,因為人力便宜,而且不難找,到處都是,要是平常時候,誰願意去修路,修路是肯定非常苦的,但是現在不同,現在給口飯吃就行了,而且,若不去幹活的話,就會活活餓死,就不能不去幹活。現在因為市場還在建設之中,也不需要消費,不需要發工錢,但是等到來年秋季,那就必須要發工錢,等到那時候,市場也建設的差不多了。

    而且,修路的速度非常快,因為人力太多,又非常集中,這糧食在哪裏,人就在哪裏,幹什麽都快。

    但韓藝認為這不是剝削,這些道路、河道,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造福當地人,他們是在為自己幹活。

    這又吸引了不少商人進入災區,有些還在觀望的商人,見這些大富商對災區大量的投資,證明這其中肯定是有利可圖的,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越來越多的糧食,進入災區。

    這也得益於漕運改製,漕運改製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倉庫,這些中間站的倉庫基本上都是滿的,商人可以臨時調度糧食進入災區。

    但與此同時,災區不少百姓也背井離鄉,有些有手藝的工匠,就直接招去長安、洛陽,現在商人對於人力的渴望是非常大的,但絕大多數都是跟隨商人,去往一個遙遠的地方,也就是嶺南,甚至於更遠的南海諸島。

    而且這在無形中也幫助了商人解決了一個燃眉之急。

    因為一場屬於商人的戰爭即將到來,也就是出兵佛逝國,這就需要大量的物資支持,整個山東、關中的貨物都在南下,人力是非常吃緊的,這些百姓也就順便也將那些物資給送過去。

    對於這些百姓而言,隻要他們踏上運河的船,這糧食就不成問題。

    而在建設的同時,農業方麵也在規劃之中,工商和農桑的改革是同時進行的。

    相州府衙。

    “哥哥,我這回我可算是給你害死了!”

    “哎呦!我哪裏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過,你別著急,韓小哥一定有辦法的。”

    韓藝正在大堂內,研究相州的地理誌,忽聞屋外有人說話,不禁回頭一看,隻見賀若寒和宇文修彌一臉鬱悶的走了進來,不禁問道:“你們怎麽來呢?”

    他們兩個原本是在魏州的。

    賀若寒一臉鬱悶道:“這還不都怪哥哥。”

    宇文修彌哭喪著臉道:“韓小哥,你可得幫幫我們啊!”

    韓藝問道:“出什麽事呢?”

    宇文修彌尷尬的看了眼韓藝,旋即道:“不瞞韓小哥,當初在籌備進入災區的時候,我們為了圖省事,就...就想跟上回征討高句麗一樣,直接從這裏的地主手中購買糧食,因此我們沒有帶多少糧食來,到魏州還算是比較成功,可是來到相州,可就行不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