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好壞同行(2/4)

    張文灌撫須點頭道:“這是好事,若各地區隔閡太大,一旦發生動亂,就會引起割據。”

    忽聞隔壁一桌有人說道:“還真別說,陛下這回決定重新建設城內,還真是明智之舉啊!”

    “可不是麽,以往要買東西,要吃東西,要不去就得去東市,要麽就去西市,吃完走回來,就已經餓了,如今出得坊門,就有東西吃,實在是太方便了。”

    “是呀!咱們坊外馬上就要開一家粥店,以後咱們坊吃早餐可就方便了。”

    “如今我看城內很少人在自己家做飯,都是在外麵吃。”

    “如今人人都得去作坊幹活,哪有空做飯吃。”

    ......

    郝處俊聞言,不禁感慨道:“我中原自古以來都是認為民靜則國安,但是如今看來,也並非是如此呀,如今長安人口流動非常大,哪怕是半夜,兀自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但是犯罪的情況比往年要少了許多,非常安定。”

    張文灌點點頭,道:“如今人人都為生活而奔波,哪裏有空想其它事。不過解除坊市的限製,的確方便許多呀,記得前兩日,我在家寫文章,正寫得非常投入時,突然發現沒有紙了,當時已經入夜,這心中好生惆悵,原以為非得等明日再寫,後來我那隨從告訴,坊外就有一家紙店,結果不到一會兒功夫,他就將紙給買來了。”

    郝處俊歎道:“想不到一番改動,我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這麽大的改變。”

    他說得不錯,雖然城內建設還未完工,但是百姓的生活已經隨之發生改變,光店麵就增加了一百多家,但那都是一些很小店麵,跟生活息息相關,這是朝廷特意安排的,沿街開市,是必須要要在朝廷的規劃之內,兩市並未因此而衰落,反而變得更加繁榮,因為很多大型商品,貴重商品,還隻能去兩市購買,並且大酒樓也全部在兩市,兩市還是長安的娛樂、商業中心。

    消費也是與日俱增,因為方便肯定就會刺激消費,消費增加,店麵就跟著會增加,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吃過之後,張文灌、郝處俊各自拿出一些代金券,付了這酒錢,因為唐朝飯桌上的主流文化,本也是分餐製,除非是有人請客,否則的話,大家出門吃飯還都是AA製,尤其是文人,這君子之交淡如水。

    剛出得門外,忽見百姓街道上的百姓,突然變得行路匆匆,而且都是奔向西市。

    與此同時,這酒肆裏麵的客人,也都快步從裏麵走了出來,直奔西市而去。

    “小哥,你們是去幹什麽?”

    張文灌滿心好奇,於是叫住一個剛從店裏麵出來的年輕人問道。

    那年輕人忙道:“我是去西市看鍾塔。”

    “鍾塔?”

    郝處俊突然道:“我想起來,好像是一個工匠發明了一種可以更準確計時的工具,叫做...叫做邱陌鍾。”

    “我也聽聞此事。”

    張文灌道:“那咱們也過去看看吧。”

    “請。”

    等到二人來到西市時,都不用問那鍾塔在那裏,一眼望去就能夠發現,隻見密密麻麻的人站在一座塔前,仰著頭往上望去。

    但見那塔約莫有十丈之高,在西市那真是一覽眾山小,而塔頂上有著一個巨大的白色圓盤,上麵有著一根黑色的指針,黑白相間,令人看得非常清楚。

    張文灌驚訝道:“這裏何時建起一座這麽高的塔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