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刀闊斧(2/4)

    費用的話,由中央和地方州府分攤,中央從中減少州府運送來長安的糧食量,韓藝認為這運費實在是太劃不來了,尤其是那些沒有河道的州縣,就還不如用在當地,造福當地百姓,等到代金券普及之後,再做打算。

    而商業發達的城市,那是要另算的。

    在長安、洛陽、青州、萊州,以及整個運河一代。朝廷是硬性規定,作坊集中區,是必須要建設學院的,學院規模以作坊人數為基準來算,學院的建設由當地商人出資,課本和老師的工資,由當地的印花稅來負擔。

    而國庫在教育方麵支出,主要是針對軍籍戶所在鄉村。

    這些學院中多半也是要繳納學費的,但是非常非常低,這一年下來,學費大概在三十文錢左右。

    因為要是完全免費,大家也不會珍惜的。

    但是課本不屬於學生的,是要傳下去的。

    其次,確立九年義務教育體係,並且頒布教科書選取製度,朝廷不印刷教科書,哪怕是由朝廷出資的學院,也是要朝廷從民間采購,但是教科書出版社,必須去戶部注冊,獲取出版資格,才能夠出版教科書,並且內容都是要經過教育局的審核。

    最後,鼓勵私營學院的發展。私營肯定是針對有錢人的,如果沒有私營的話,富人也得去朝廷建的學院讀書,朝廷負擔就更大。

    為了鼓勵私營,為了鼓勵教育,朝廷還頒布了一係列的輔助政策,就是文房四寶、紙張、書籍,等等有關教育的一切交易,全部免除印花稅和作坊稅。

    因為免稅的話,成本就低,那麽利潤空間就大,商人才會願意投資教育。

    而且,優秀教師將有資格進入教育局,直接入仕為官。

    這個還真不是空口無憑,王義方他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朝廷支持民間成立教育協會,輔助朝廷,普及教育。

    就在第二日教育協會就成立了,是由昭儀學院和士族學院聯合成立的,楊飛雪和崔瑩瑩為會長和副會長,這個是很有意思的,昭儀學院肯定是要占主導的,因為昭儀學院規模遠比士族學院要大得多,比人數,比教育情況,士族學院都比不過。

    但是昭儀學院這邊推楊飛雪出來當會長,士族學院那邊本是想推一些士大夫出來的,結果一看對方是楊飛雪,那些士大夫就沒有這個想法,這是不可能的,而崔瑩瑩雖然一直都在幫著昭儀學院,但是她又是崔家的人,因此山東士族就將崔瑩瑩推下去,你弄個女人,那我們也得弄個女人,我們男人才不會願意屈居女人之下。

    等於女人就掌控了教育協會。

    這也是武媚娘所期望,她要增加女人的地位,但她這麽做可是為自己,什麽女權主義還沒有在她心中形成,當今世上可能也就有蕭無衣有這個概念。

    至於教科書的話,朝廷承認的就隻有兩家,昭儀學院和士族學院,他們有專門負責製定教科書的班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