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路,就在前方(1/3)

    這的確是一個大難題。

    因為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人為之禍,商隊的小心謹慎,隻能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但是這並不能改變這三門天險。

    而陸路運輸成本太大,朝廷都感到很吃力,商人就更加不用說,根本無法負擔得起。

    可這又是韓藝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會阻礙長安的商業發展,但是他一時也拿不出一個很好的辦法來,這人豈可勝天,就憑如今的科技,別說三峽大壩,在上麵建一座橋都非常難。

    韓藝決定與他們去三門山看看。

    正準備出發時,忽見又有一輛馬車行駛過來,隻見閻立本從車上下來。

    他跟韓藝一照麵,不約而同的歎了口氣。

    他們已經在籌劃徹底的治理一次河道,偏偏在這檔口上,發生這種事,這令他們很不是滋味。

    一行人往西行走三十餘裏,來到了三門山,這裏也是潼關最險要的一段路,為什麽唐朝要建都長安,就是因為有潼關天險,易守難攻,而負麵印象就是交通不便,洛陽四通八達,但是你要守洛陽的話,得駐守多少士兵,唐初的時候,拿什麽去養這麽多兵,這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

    這可不是韓藝第一回來,前世的他也曾來過這裏,但是那跟他現在看到的,基本上是兩碼事,如果不事先告訴他這裏是三門山,韓藝決計認不出來,因為修建三門峽大壩的原因,將這裏弄得麵目全非。

    但見峽穀中有兩座堅硬的閃長玢岩石島兀立河中,島壁峭拔,其下是暗礁犬牙錯落;兩岸劈立千仞,懸崖絕壁,森然聳立,將河水分為三股激流,河水撞過三門後又被兩岸半島巨石束合為一,東行五十步遠,便是那赫赫有名的砥柱石。此時河水還算是比較平緩,但是河流還是遠比其他地方要湍急的多,那水行其間,聲激如雷。

    那宋武告訴韓藝,這要是洪汛期,這裏將會變得非常恐怖,人都得提著腦袋過。

    為什麽自唐之後,就沒有王朝在長安監督,不就是因為長安不便於漕運,統治者連飯都沒有吃,那打天下幹嘛。

    韓藝站在山上眺望這三門天險,心情很是澎湃,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真是太壯觀了,就這奇景,拿去後世收門票,來看的人一定是非常多,韓藝在後世南闖北,就還沒有看過此景。

    但同時,韓藝心裏也冒出一個念頭來,那就是決計不能往這邊走,真是太TM危險了,一定要改道。

    他原先並不知有這麽恐怖,因為他前世來過這裏,可哪知道會這樣,心裏暗自慶幸,得虧商船隊沒有出現事故,不然的話,這對於他的計劃將會產生極大的衝擊。

    “此道難行啊!”閻立本感慨一聲,又道:“自西漢以來,曆朝曆代,想盡辦法,治理此段河道,但是收效甚微。”

    治理河道也隻能疏通這邊的淤泥,若不能將山給炸毀,水過峽穀時,一定會變得湍急,如今連火藥都沒有,更別說炸藥,唯一的辦法就是鑿開,猶如那愚公移山。

    說罷,閻立本見韓藝兀自呆呆望著三門山,於是問道:“韓尚書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一怔,抹了一下汗,連連擺手道:“這難行,咱就別行,跟誰作對都好,就是不要跟天作對,嫌命太短麽,無須將工夫浪費在此道上,咱們不走此道了。”

    閻立本驚訝道:“不走此道,走何道?若想入潼關,必經此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