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弘道:“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韓藝道:“你不能忽略下半句。”

    李弘道:“我在讀到這一句時,也曾問過老師,究竟這糧食得賣多少錢,才既不會傷民,又不是傷農,可老師也說不清楚。”

    李淳風身為太子師,卻一點也不惱,反而嗬嗬道:“殿下這回可算是問對人了,若是韓尚書也回答不出,那恐怕也就沒有人能夠回答的出。”

    “李太史過獎了,這我可不敢當。”韓藝謙虛了一句,又向李弘道:“這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而且必須需要朝廷的幹預,根據糧食的產量,糧食的價格,以及人口來做調控,正常上漲、下降,這個都沒有什麽關係,朝廷主要防止的是有人囤積居奇,炒高糧價。如今的糧價上漲就是屬於正常性上漲,如今糧食供應跟得上人口的增長,不是因為缺乏糧食,而導致糧價的上漲,隻是說吃糧的人多了,故此糧價才得到相應的上漲。”

    李弘搖頭道:“我不是很明白。”

    韓藝道:“我說的吃糧人,不是說人口的增加,而是有一部分人去作坊做事,他們沒有再耕地獲取糧食,因此需要購買,而同時他們生產處大量的商品,商品在市集上又賣得非常好,他們從中獲取的財富,殿下一定要記住,他們的財富不是交易得來的,而是生產得來的,隨著產量得增多,百姓擁有的就越多,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李弘聽得是若有所思。

    李治問道:“這長安城的糧價,朕也有所了解,漲的也不是很多,這商人又能夠從中賺多少?”

    “陛下請看那邊。”韓藝手往右前方一指。

    李治順著他指去的方向看去,隻見在田邊堆起一堆堆麥杆。又聽韓藝說道:“因為麥稈是造紙的材料,如今麥稈也能夠賣得不少錢。”

    一旁的李弘突然問道:“難道以前的農夫就不賣麽?”

    韓藝笑道:“殿下,這農夫還是缺乏經商的頭腦,他們隻懂得種地,不懂得合理利用周邊的資源,這些麥稈多半都是用來當柴燒,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手中的分量少,賣也賣不出多少錢,將麥稈運到造紙作坊,所用耗費的力氣、運費,反而要高於這些麥稈賣出所得的利潤。但是如今的話,因為量大且比較集中,造紙商自然不會吝色這一點點運費。從商業角度來看,很多時候,你手中有一文錢,跟你有一百文錢,差距要遠遠超過一百倍。”

    李弘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一些。

    李治笑著道:“韓藝,你也得經常去東宮給太子上課。”

    我自己兒子都沒有空教,哪裏還有空教太子。韓藝暗自嘀咕一句,道:“陛下,臣教這些東西,坐在屋裏是教不來的,得跟今日這般,一邊觀察,一邊學習。”

    李弘道:“父皇,兒臣覺得韓尚書說得有道理,老師曾教過兒臣許多關於勸農桑的學問,但是兒臣總是有些不明白,如今到這裏看了看,兒臣立刻就明白許多。”

    李治嗬嗬笑道:“你是想出來玩吧。”

    李弘小臉微紅,嘻嘻一笑。

    李治哈哈一笑,又回過神去,目光從李績、韓藝、薛仁貴、楊思衲、李淳風等大臣臉上掃過,道:“諸位愛卿,這秋收之後,朕就得陪著皇後去文水祭祖,皇後本想帶著太子一塊去的,但是朕覺得這樣會耽誤太子得課業,因此就不打算帶太子去,在朕離開的這段期間,朕希望能夠讓太子接觸一些政務,還望諸位愛卿能夠多多輔助太子,教育好太子。”

    “臣等遵命。”

    一幹大臣齊齊拱手道。

    他們臉上都微微露出高興的神色,經過貞觀年末的眾王子爭儲,導致大臣也厭倦這種情況,而如今李治對於李弘是喜愛有加,李弘現在才多大,就讓他接觸政務,完全沒有其他的任何想法,很明顯這李弘就是接班人,不跟李世民一樣,立了太子,卻又寵愛其他的王子,導致下麵的人也是舉棋不定,如今這樣就最好不過了,大家都盡心竭力的輔助太子,就不會再有其他想法,這方麵就不用去擔憂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