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賭的是未來(1/4)

    長孫無忌聽得皺眉凝思片刻,眼中還是透著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沒有這麽做過,主要是為了保護他們,不受到李義府他們的陷害。這一回唐臨也跟我說過原因,主要是讓他們去曆練的,可是西北邊民風彪悍,風土人情又與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會出大亂子,倘若如此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我知道西北計劃對於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理應派一些經驗老道的官員前去。還是,你另有目的?”

    韓藝笑道:“是那些人的長輩在詢問太尉吧?”

    長孫無忌點點頭。

    “其實我跟唐臨說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韓藝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來?長孫無忌哦了一聲,“什麽原因?”

    韓藝微一沉吟,不答反問道:“太尉可是貞觀盛世的功臣,也應該對於我大唐未來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認為均田製是否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長孫無忌一愣,道:“這與那事又有何關聯?”

    “兩者有著必要的聯係,還望太尉賜教!”韓藝拱手道。

    長孫無忌沉吟著道:“你應該知道老夫一直以來都擁護貞觀時期的政策。”

    韓藝笑道:“可我問得不是這個。”

    長孫無忌沉默少許,最終還是點點頭道:“均田製的確有著一些弊端。”

    韓藝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過對策?比如說,國家手中的耕地越來越少,不少地區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並,人口又在繼續增加,根據租庸調製,如果人口不增加,稅收就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這麽多,遲早有一天,朝廷沒有地授給百姓,那時候該怎麽辦?”

    長孫無忌沉吟許久,歎道:“不瞞你說,老夫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可是並未想出解決之法,隻是說盡量保證吏治清明,延緩這種情況發生,再想出新得對策。”

    韓藝道:“在我看來,想要維護傳統均田製,就隻有一個辦法。”

    長孫無忌道:“什麽辦法?”

    韓藝道:“對外擴張,就如同吐蕃那樣,不斷的發動戰爭,保持人口不再增長的同時,獲得大量的土地,這樣才能滿足均田製的需要。”

    “這可不行。”長孫無忌揮手道:“古人雲,好戰必亡。”

    韓藝道:“如果不這麽做,就必須改變,太尉應該也看出來了,其實我所做的這一切,不管是將農民的土地承包給地主或者商人,讓他們上作坊做事,還是增開昭儀學院,讓軍籍戶的後代有讀書的資格,都是針對均田製施行一些改變。但這隻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在於授田與稅收,我們必須要想出一套新的辦法,來替代均田製,或者說是補充,完成順利的過渡。”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這老夫倒是看出來了,可是這跟西北又有什麽關係呢?”

    韓藝道:“西北就是一個新製度的試驗地,太尉應該也知道,變法就是雙刃劍,而且九成九都會麵臨失敗,這就是因為一旦求變,必定會傷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輕易的改變,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曆史上那些變法,許多都是根據當下的一些情況,憑空想象出來的,然後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難,再去想辦法,但很多時候都為時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試驗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