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燃燒吧!女人們!(1/3)

    這個消息一出,是喜憂參半。

    一開始不收錢,如今又要收錢,這個反差令許多人都感到非常不爽,這真是太不公平了。

    三貫錢,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是不可能出這錢的,這真不是一筆小錢,有些百姓知道這學費後,都直接忽略了這事,想都不去想了,他們根本負擔不起,當然,前麵兩回,也有尋常百姓去試過,但是基本上都被淘汰了。

    可即便如此,就在當日,還是有無數人湧進了民安局和兵部臨時在西市設立的招生辦。

    這些人多半都是寒門、地主、商人階級,因為他們這個階級不缺錢的,一年三貫錢,對於他們而言又算不得什麽,他們不需要考慮太多,而且他們一早就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參加皇家訓練營,或者軍事學院。

    不過,對於他們這個中層階級而言,皇家訓練營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因為經過這一年多來,皇家警察不但深入人心,而且讓人看到了皇家警察那非常光明的前景,首先,皇家警察直接拿九品官員的俸祿,仕途就是當下的鐵飯碗,隻要進入民安局,那這一生至少不怕餓死。

    其次,皇家警察已經陸續往地方上調派,最初調派去的皇家警察極有可能成為一個地方的治安長官,權力還是有的,並且民安局、大理寺、禦史台、刑部已經成為了朝中的司法的四駕馬車。

    最後,皇家警察隻針對百姓,不會涉及到朝中的爭爭鬥鬥,這又是非常安全的。

    基於以上三點,地主、商人階級的沒有道理不去,科考太難了,從尖子中選尖子,那這個是培訓,隻要你培訓合格了,你就能夠上任,而且這個階級的人士,還是一定遠見的,他們也看出來,既然全國要普及皇家警察,那麽這個缺口就是非常大的,越往後麵肯定越難。

    其實軍事學院那邊也有不少人報名,隻是相對於民安局就少一些,不過質量要高一些,多半都是十六衛軍將官的後代,甚至有一些官員的後代,等於多半都是紈絝子弟,他們是受到傾城之戀的影響,因此想要去參軍。再來,就是這一次軍事學院招生,覆蓋了整個關中地區的折衝府,直接挑選立下戰功的士兵,入學院深造,而且給了一半的名額。

    其實這還是給軍籍戶的福利,以前軍方都是由貴族壟斷的,士兵基本上一輩子都是士兵,韓藝希望能夠借由軍事學院打破這個壟斷,至少也得給一個晉升的空間,你要有本事,你就能夠上位,總之,能者居之。

    甚至於,韓藝要求將皇家訓練營和軍事學院直接設在京畿地的縣城裏麵,不再設在長安,之所以這麽安排,主要還是為了推動城鎮計劃,韓藝的目的就是破壞現有的鄉村體質,將人力都集中在城鎮裏麵來,這農田的話,就由商人雇人去種,采取商業模式,這樣可以節省出非常多的人力來。

    這都是早就設計好的,哪怕是過兩年再招生,韓藝也一定會設在地方上,這是一環扣一環的。

    另外,金行也搶走了不少風頭,倒不是人人都想去貸款,畢竟能夠有資格貸款的,首先得被錄取上,大家更多是感到驚奇,這也能借錢,而且還不要利息,真是太奇葩了,很多人都上金行詢問,是不是真的?為什麽要這樣?

    當然,也有一些窮人家的子弟是真心想去貸款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