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雙刃劍(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又聽得一陣讀書聲,“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李治和武媚娘對視一眼,又與韓藝輕步來到窗外觀看,但見李淳風站在中間,一手持書,一手負於背後,而周邊還坐著幾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坐在正中間的就是太子李弘,這太子讀書,肯定會有書童陪伴左右,不然一個人讀書多麽無聊啊!

    忽聽李弘說道:“老師,這話的意思是善於治國者,要讓百姓變得愚昧,不要讓百姓變得聰明麽?”

    李淳風搖搖頭道:“當然不是,這一段話的‘愚’指的是淳厚樸實,而‘智’是指智巧詭詐。”

    李弘若有所思道:“可是君主如何教百姓淳厚樸實呢?是不是讓百姓不要讀書,不要知道的太多,隻要讓他們懂得去種田和織布,不受饑寒就可以了,這樣他們就不會變得智巧詭詐,而變得淳厚樸實,利於國家的安定、和諧。”

    淳厚樸實是教不來的,隻能去馴化,就跟馴馬一樣。

    李淳風稍稍遲疑了下,才點點頭道:“也可以這麽說,若是百姓都衣食無憂,這天下自然太平,因此教百姓種田、織布,實則是為百姓好,也是為國家好。”

    其實不管是老子,還是孔子,都有這種思想,因為他們的終極目的是一樣的,不管是無為而治,還是有為而治,都是為了創造和諧社會,百姓種田織布,服從命令就行了,如果人人都滿腹經綸,去想著如何治國,那誰還會去種田,不天天尋思著如何做皇帝了,讓每個階層都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去奢求更高的地位,這樣的國家才會和諧。

    這是愚民思想嗎,當然是的!不管老子這句話中的“愚”、“智”,究竟是什麽意思,其實都帶有愚民思想的,什麽是淳厚樸實,不就是安於本分麽,你種田,你子子孫孫就都種田,不要去讀書,不要想太多,但隻有愚昧無知的人才會安分守己,聰明的人當然想要更好的生活呀,自然會力爭上遊,憑什麽你們在上麵享福,我在下麵種田,但這在當代你不能說錯,如果個個都是陳勝吳廣,那怎麽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國家怎麽發展。

    這可是儲君呀,李淳風當然不敢隨意更改何種愚民思想,隻能說是的。

    李弘又問道:“那為何母後要建昭儀學院,供那些百姓的兒女讀書,這不是要大興教學麽,可讀書會讓百姓變得聰明。”

    武媚娘不禁看了眼韓藝。

    韓藝鬱悶了,什麽意思,不會這你也怪我吧?

    這一句話可算是把李淳風給難住了,自古以來,隻有有身份有錢的人才能讀書,尋常百姓是沒有資格讀書,還是武媚娘開得先例,他突然嗬嗬一笑,道:“關於這個問題,恐怕得請窗外的幾位智者來問殿下解答了。”

    李治反應極快,小聲道:“這交給你了。”

    靠!韓藝驚慌道:“陛下,臣也沒有讀過幾年書啊!”

    武媚娘道:“但這是因你而起啊!”

    說著,她也不給韓藝辯解的機會,跟著李治走了進去。

    如果您覺得《唐朝小閑人》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7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