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一個農民(1/3)

    “韓侍郎,我家養了不少家禽.......!”

    “我家有著不少菜土......!”

    “我有一家醋作坊......!”

    這一下可不得了了,這些名流鄉紳紛紛向韓藝推銷自己家的特產。

    這地球是圓的,這買賣你不做,有著大把人搶著做,何必跟韓藝鬥著氣,關鍵你還鬥不過他,人家現在可還是戶部侍郎,於公於私,相爭都不如化幹戈為玉帛,反正有元樂帶頭。

    老大就是吊!

    這一旁的張大象都看傻了,韓藝還真就三兩言語,就讓這些方才還處處針對他的鄉紳點頭哈腰,簡直就是神了。

    什麽叫做市場,這就是市場!

    韓藝手握五六千員工,牛逼的一塌糊塗,除非你打仗,不然的話,就唐朝小農經濟,就沒有哪家糧店,可以找到這麽一個大單,而且是持續不斷,非常穩定,永遠都不愁米賣不出去了,並且規模還在繼續擴大。

    這柴米油鹽醬醋茶,可都不能少,而且要得量對於某一家而言,那肯定是非常龐大的。

    你要顧麵子,不搭理韓藝,行,那總有人去搶著巴結韓藝,不因為韓藝多大的官,而是市場在韓藝手裏,你不求他求誰呀。

    要是讓桑木見到這一幕,心裏就會明白,為什麽韓藝如此看重市場。

    很快,大家就變成一路人了!

    “韓侍郎,有個問題,我不知當不當問?”一個名叫郭士名的鄉紳說道。

    韓藝道:“什麽問題?”

    郭士名道:“從你們戶部去年的動作來看,朝廷似乎有意打破士農工商的順序,行重商之路?”

    這個問題可是非常敏感,也是他們非常在乎的,韓藝如今主管財政大權,卻一味的推行商業,這會嚴重傷害地主的利益,至少目前有不少地主眼紅商人賺了大錢去,以前地主是不可超越的,現在時不時就冒出一個大商賈來,好比那陶土,如今陶土手下的人比他們手下的佃農都要多,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

    大家都看向韓藝,包括張大象在內。

    韓藝連連擺手道:“錯了!錯了!什麽行重商之路,我們戶部分明一直都在貫徹我大唐的立國之本,行重農之路啊!”

    張大象等戶部官員聽得差點沒有咬著舌頭,你哪個政策不是商業政策啊,何來的重農!

    元樂都好奇道:“不對呀,不管是西北計劃,還是船塢、運輸集團,都是跟商業有關的啊!”

    “元二伯說得很對,這都是關乎商業的。”說到這裏,韓藝話鋒一轉,道:“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自西北計劃正是施行之後,糧價開始上漲,而且是在大豐收的情況下,絲綢也開始上漲,這穀賤絲賤傷農呀,敢問這是重農,還是重商?至於船塢、運輸集團,主要都是在於運輸,但是運的是什麽?不還是農作物麽,有些農作物在關中地區買不了幾個錢,因為關中到處都是,但是江南可沒有呀,這物以稀為貴,要是運送到江南去,這價格翻十倍不止呀,不知這又是重農,還是重商?”

    這麽一說,眾人為之一愣,眼中滿是困惑!

    聽著都是關乎商業的政策,裏麵都是商人在參與,沒有農夫什麽事,但好像又都是農民在受益啊!

    “這是怎麽回事?”

    “道理很簡單!”韓藝笑道:“因為我們戶部不是推行重商政策,而是在推行刺激農業政策,還是那句話,穀賤傷農,如果農作物不值錢,那農夫最多也就能達到溫飽,想多買雙鞋子,都是不行的,這有什麽盼頭,長久下去,這地恐怕都沒人種了,隻有農作物市場好,農夫才有幹勁,才有盼頭,才願意當一名農民。我在這裏可以向你們鄭重承諾,隻要我在戶部,我們大唐的重農政策是永遠不會改的,別的就不說了,單憑我是田舍兒出身,就足以說明一切了。”心裏又補充一句,商業將會變得更加發達,要是沒有農作物,商人拿什麽去買賣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