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九百七十一章 文化戰略(1/3)

    在慶功宴上,李治大手一揮,賞賜各軍將領錢帛、田地、奴婢,反正是大賞特賞,皆大歡喜!

    但是官職還未有賞,因為這個還得走正規程序,而且這一回李治有許多東西需要考慮,畢竟這是他當家做主的第一回封賞,以前都是長孫無忌做主,因此他並未急著賞官封爵,但是肯定會升,因此各軍將領也未著急。

    慶功宴結束之後,大臣們就都回去了。

    李治唯獨留下韓藝一人,很多事光靠默契是不行的,還得麵對麵的交流。

    “微臣假傳詔令,還請陛下賜罪!”

    等到太監、宮女退下之後,韓藝立刻行禮謝罪。

    這事他們兩個是最清楚的了,那當然就沒有必要裝模作樣了。

    “你何罪之有!”李治趕緊扶起韓藝來,心有餘悸的說道:“幸虧你去了,不然的話,朕恐怕會招滿朝文武嘲笑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他臉上也有些鬱悶,提都不想提了,道:“坐吧!”

    拉著韓藝圍著小火爐坐下,在唐朝君臣並肩而坐,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並沒有什麽太多的規矩。

    李治歎道:“其實朕也不想,可是當時的情況你也知道,唉---!”

    你怎麽想的,那也隻有你自個知道。韓藝其實也不清楚李治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程咬金交出軍權,那絕對是他希望見到的,作為皇帝對於這個權力的思考,不在這個位子上,你很難能夠揣摩的透,道:“微臣能夠理解陛下,隻是所托非人。也正是因為微臣知道那不是陛下的本意,才敢矯詔的。”

    李治輕咳一聲道:“你可不是矯詔,你隻是將詔令丟了。”

    “是是是!”

    韓藝道:“微臣隻是將詔令丟了。”

    “行了!此事就到此為止吧!”

    李治真沒臉談下去,瞧了眼韓藝,嗬嗬笑道:“朕讓你去督送糧草,本也是打算讓你積攢一些功勞,可是你卻給朕立下這麽一大份功勞回來,朕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賞你。”

    韓藝忙道:“陛下為了臣的仕途,費心費力,臣銘記於心,此番功勞,亦不能回報萬一。”

    “夠了!夠了!”

    李治笑了笑,這小子真是太會說話了,道:“你能這般想,朕真的非常欣慰,可見朕沒有看錯人。放心,這一回朕絕不會虧待你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以前他屢屢要封賞韓藝,總是被大臣們給擋了回去,這回韓藝給了他一個這麽好的理由,他不可能會放過,因此語氣非常堅決。

    韓藝道:“多謝陛下。”

    李治又道:“朕還聽說,是你下命將真珠葉護可汗給抓了回來。”

    “正是。”

    “為何要這麽做,這真珠葉護可是朕冊封的,你應該知道。”

    “微臣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國無二君。既然陛下此番出兵,是為了平叛,那麽應該是屬於對內戰爭,也就是說那片土地是我大唐的,既然如此的話,就不應該有什麽可汗存在。”韓藝道。

    李治苦笑道:“你說得倒是簡單,這西北若是治理不好,中原就不得安生,這可是國之大事,不可亂來的。當初漢武帝派兵遠征匈奴,致使漠北無王庭,可是那又如何,百年之後,那片土地上又來了一個強大的突厥,父皇當年就說過,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就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此話朕也一直銘記於心啊!”

    李世民當然要批評漢武帝,不然怎麽能夠顯示出自己的功績,他也有這個資格,尤其是在民族政策上。漢武帝到後期窮兵黷武,打仗不再是為了國民而打,而是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絕對不對的,李世民消滅突厥,人家還尊稱他為天可汗,以德服人,這就是上兵伐謀,最高境界。當然,以史為鏡,可知興替,要是沒有漢武帝這個例子在前麵,李世民還會不會這麽做了,這不得而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