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八百九十八章 儒道法兵賢(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許敬宗道:“策論的話,沒有標準答案,全以官員判定,在地方上,朝廷是鞭長莫及,怕是會被當地官員利用,滋生**。”

    來濟立刻道:“朝廷可以將各地考生的成績作為各地官員的一個政績考核,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防止各地官員徇私舞弊。”

    李治頻頻點頭,很喜歡這種氣氛,證明大家都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敷衍他。

    韓藝皺眉道:“中書令此言雖有道理,但是還得考慮到各地的教育情況,有些州縣貧窮,自然給予一些諒解,不能一概而論。”

    韓瑗、來濟聽得也是稍稍點頭,這個確實不能一概而論。

    李治思忖半響,才道:“朕也讚成中書令的建議,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關鍵還是看能否解決問題,不能偏向某一家之言,道舉科本是為道家而設,但卻未受重視,當需求改變,若是讓道家學論引入進士科的話,便可讓道家思想得到同樣的重視。”

    李唐王室自稱出身隴西李氏,奉老子為祖先,當然得提倡道家思想,如果否定道家,不是否定自己嗎。但是儒家太強勢了,導致進士科、明經科一騎絕塵,道舉科反而成為雞肋了,考時政的話,就能夠避免一家之言,道家、儒家隨便你用,隻要能夠解決問題,考生自然就得多看各方麵的書籍,不會隻專一門學問了。

    許敬宗道:“可是陛下,朝廷主要需求的還是治國的人才,製科裏麵的隻是特殊人才,而雜文科是以文采而論,微臣還是認為光以進士科為主,不利於朝廷選拔人才,不應取消明經科。”

    他哪裏看不出韓藝在打什麽主意,以前的進士科主要是詩賦和策問為主,這是需要創造力的,需要的是天才,很難考取,雖然將詩賦歸為雜文科,但增加全是策論,難度並未減少多少,朝廷不可能一年就取一兩個人才啊!那麽就隻能從製科裏麵去找尋人才,製科的地位就提高了,韓藝的地位肯定就跟著水漲船高。

    肯定不能讓韓藝得逞。

    這老東西都快入土了,腦袋怎麽還轉得這麽快!韓藝見被許敬宗給看穿了,心裏也有些鬱悶,他就是這麽打算,將明經科的生源給奪來。

    李治點點頭道:“愛卿之言,也不無道理,其實我朝科舉還有很多科目,但是那些科目,考得人甚少,究竟是該留下,還是該廢除,朕也在思考。”

    來濟微一沉吟,道:“微臣建議保留明法科和三史,這治國之道,儒道法是缺一不可,我朝一直以都非常重視律法,朝廷應當重視明法科,讓明法科來取代明經科的地位,這樣的話,儒道法便都受到了重視,而三史是對於曆史的研究,以史為鏡,可知興替,這一科目沒有多少人是應該的,但是必須保留。至於明字科,可劃到雜文科裏麵,而明算科與特派使的賢者六學重合了,就不需要再設了。”

    李治點了點頭,明經和進士都是儒教為主,有些重合,明法是以法家科目為主,國家總是離不開律法。

    原本已經快要睡著的李勣聽得來濟這麽一說,不禁皺了皺眉,不太對勁呀,心裏開始犯嘀咕了,我坐在這裏是幹什麽的?難得張口道:“陛下,老臣以為這治國人才不可缺少,但這行兵打仗的人才同樣也不可缺少呀,首先得安邦,方能治國,以往關於軍政方麵的是劃到進士科裏麵的,而且考得甚少,而如今進士科裏麵又儒道並行,因此老臣建議是否能夠增加一門涉及軍事的科目,為軍中選拔人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