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八百二十章 你才是罪魁禍首(1/5)

    對於韓藝個人利益而言,今晚談話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李治跟李勣的那一番談話。

    在此之前,有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包括武媚娘、長孫無忌在內,為什麽韓藝在李義府他們上來之後,就漸漸淡出了朝野,那可是立功的絕佳機會。

    韓藝跟武媚娘說,是怕影響內部團結。

    跟長孫無忌說,是不想跟李義府等人同流合汙。

    但其實這都是假的,作為千門中人,哪有這麽多原則,他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今日,他想要的是,繼承長孫無忌的勢力,成為繼長孫無忌之後,新一任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

    如果他當時站出來,與李義府等人去跟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作對,那麽兩邊勢必會結仇結怨,那麽他就很難繼承長孫無忌的勢力。他必須要避開這一點,為此他放棄了大量立功的機會。

    而他這麽做,也是逼於無奈,他查過兩個人具體資料,一個就是武士彠,另一個則是馬周。

    這兩個人都是寒門出身,但是武士彠幹到國公的位子,而馬周更是當了宰相,對於韓藝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參考。但是,他們縱使幹到了這種地步,他們卻無法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跟其餘宰相是比不了的,而且他們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

    韓藝絕不想走他們的老路,雖然他還年輕,但是他卻覺得時間對於他而言是非常寶貴的,他還有許多事要做。

    而且,你別看韓藝好像挺無所謂似得,其實他心裏也害怕許敬宗他們會排擠他,甚至於陷害他,他不可能任由許敬宗等人做大,而自己卻毫無建樹,那無異於是在等死,因為他太了解許敬宗、李義府這種人了,倘若一朝得誌,必定會弄死他,那麽對於他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繼承別人的勢力。

    就好比韓藝與元家合作是一個道理,如果讓北巷發展到可以開展南進計劃的地步,那需要很多年,這他可受不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韓藝能夠繼承長孫無忌的勢力,得到關隴集團的全力支持,那麽一夕之間,他哪怕隻是一個六品小官,地位也是非同小可。

    老千擅長的是什麽,無非就是空手套白狼,這才是老千的本質。

    韓藝玩得也就是這一招,隻不過他也確實是藝高人膽大,敢在長孫無忌、李治、武媚娘、李勣眼皮底下,玩了一手瞞天過海。

    不過,因為他無法左右局勢,事先他也不知道誰贏誰輸,但是不管誰贏誰輸,得罪關隴集團都對他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是長孫無忌贏了,憑借他立下的功勞,長孫無忌也會提拔他,他還是要依靠關隴集團。倘若李治贏了的話,他出身比崔義玄、許敬宗等人差太多了,在朝中又沒有人脈,在成功後勢力掠奪方麵,他搶不過許敬宗等人。

    因此,關隴集團對於韓藝而言,那是至關重要,甚至於成敗就在此一舉。

    但這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事先韓藝將心中所想告訴任何人,任何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個神經病。

    然而,到了如今,他已經握有五成把握。

    因為韓藝估計事到如今,長孫無忌不太可能會跟李治硬來,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長孫皇後就剩這一個兒子了,你要將李治趕下去了,那長孫無忌就會失去了外戚的光環,而且你扶植誰上去也是一個問題。另外,長孫無忌在麵對李勣的時候,也沒有足夠的把握,發動政變的最關鍵要素,就是軍權,而在軍權方麵,目前李勣是最強的。

    其實這也得怪長孫無忌自己,在貞觀後期,唐朝三大名帥,薛萬徹、李道宗、李勣,本是三足鼎立的局麵,互相掣肘,結果長孫無忌倒好,將薛萬徹和李道宗都給殺了,李勣躺著成為了軍中第一人,威望那是與日俱增,無可匹敵。因為論輩分,論功績,李勣都已經是最高的了,程咬金雖然輩分高,但是功績還是遠比不上李勣,畢竟程咬金還沒有當過大元帥。倘若薛萬徹、李道宗都活著的話,並且長孫無忌能夠遊說他們兩個支持自己,那麽李勣的威力就不會像今日這般大了,興許都不敢跳出來跟長孫無忌叫板。

    局勢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但如果不這麽做的話,那麽長孫無忌可選擇的餘地也不多,隻有退居二線,主動將權力交還給李治,這樣可能還能夠換取李治的感激。如果等到李治羽翼豐滿,將他的人都給鏟除之後,那就得另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