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實現中國夢

第0262章 寶貴遺產(2/3)

    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簷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

    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禦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禦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是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

    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由於趙衛東前世,多次參觀遊覽過故宮,本身就對故宮結構建築非常了解,再加上在學校上學期間,多數都在圖書館看書,也看了不少介紹故宮的書籍,加上記憶力好,了解就顯得特別多。

    每到一處景點,每座宮殿,趙衛東都能夠詳細介紹。

    當然,每到一個景點,葉倩茹和溫妍都要照許多的照片,當然也少不了與趙衛東的合影。

    故宮禦道上留下了趙衛東、葉倩茹和溫妍青春的足跡。

    太和殿的廣場上留下了她們活潑美麗的倩影。

    故宮這古老而又宏偉的圍牆與宮殿間,回蕩著她們的歡聲笑語。

    雖然現在國家還處在計劃經濟的時代,但在故宮的裏麵也發現了市場經濟的萌芽。

    趙衛東還在午門前麵的廣場上,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廣場上停著一部紅旗牌轎車,有不少人排著隊等著,等待著在轎車旁邊,或在轎車上照相。

    在旁邊還立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

    在不影響我處的工作情況下,觀眾使用車照一次相,收費二角。

    這說明故宮管理處,已經開始在正常的管理和收費外,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利用自己單位的小車給遊容照相,並進行收費。

    有了打破常規,開展創收活動。

    旁邊的國營天安門商店,也開始根據遊客的需要,打出了銷售時裝旅遊紀念品的廣告,進行商品促銷。

    這畢竟是在京都,國家已經有開始改革開放的苗頭。

    故宮管理處的行動,也是對於國家新政策的反應。

    正所謂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現在全國全部的都是一大二公,所有的都是計劃經濟,怎麽安排就怎麽銷售,趙衛東知道現在的一點點的市場經濟火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爆發出燎原之火。

    趙衛東知道,現在國家經濟還比較弱後,資金比較困難。

    所以故宮都沒有做大規模的修複,很多地方都顯得破損比較嚴重,地上也有很多地方朵草叢生。

    當然,這座宮殿的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宮殿。

    所以修複和保護的難度,是相當大的,趙衛東也清楚這需要要投入的資金也很大。

    由於目前國家的經濟還比較弱後,可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能夠拿出很多錢來保護修護,日常的維修和保護費用,主要是靠門票的收入來支撐,現在老百姓都沒有錢,也沒有旅遊的習慣,因此門票收入也很有限,而且不多的收入,也就隻夠一些核心景點的日常維修和保護費用。

    所以,趙衛東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錢,那些非核心的,大量故宮建築,隻能繼續破敗下去了。

    這可是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的,非常寶貴曆史文化財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