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實現中國夢

第0122章 目不暇接(2/3)

    可惜的是,由於森林的毀滅性砍伐,和不恰當的植樹造林方法,極大的破壞了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大量的物種消失,大量的動物瀕臨滅絕。

    在幾十年後眼前的多數的野果已經很難看到了。

    我國對森林資源的利用是采取滅絕性的砍伐,植樹造林采取的方式是,將樹木全部砍完後,就清除造林區域內雜草灌木和其他樹種,曬幹後將區域內所有的雜草灌木點燃進行煉山,並通過深挖墾複,把山皮以及草木灰翻過來埋入土中。

    希望通過這些做法達到增加土壤有機質、疏鬆土壤,提高土壤通氣透水性能,有利於微生物活動,促使有機質分解,積蓄更多的水分和養分,從而提高土壤肥力,然後再成片成片種植鬆木和杉木,用後世的一句網絡名言這來形容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樣做是有一定好處,但所帶來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

    到底有什麽嚴重的後果:

    一個是人工改變森林的自然生態;二是大量的物種消失了;三是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四是森林的涵養水源能力大幅降低;五也是最最重要的,經千年萬年才形成的防止水土流失、能有效涵養水源的山皮被破壞了,這也就造成旱災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黃,洪水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現在全國各地原始森林比比皆是,古木參天,直徑一米以上的大樹數不勝數。

    這些到幾十年後,隻剩下一些鳳毛麟角寥寥可數,令人扼腕。

    看著眼前興高采烈的老師和同學們,趙衛東為眼前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所陶醉,如果國家相關部門的專家們能夠有超前眼光,對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是采取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保護古木,保護原始森林,保護森林物種多樣性,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的破壞,那就好了。

    這個時代山上的野果品種多、數量大、品質好、口感獨特,完全可以提供工廠化加工生產需要。

    趙衛東記得在穿越前的生活,在初一的時候,曾與同學上山專門采集土話叫烏飯子的小野果,去采了半天時間就采了十幾斤,這還不含邊采邊吃的那一部分,因為烏飯子挺好吃的,吃得太多了,肚子都漲痛了好長時間。

    這個給趙衛東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以後再也不敢吃那麽多了。

    趙衛東身邊的洪小雅、溫妍看到山上那麽多的野果,也把女孩子的矜持拋到一邊,跑到山上跟一群女同學一起搶摘小樹上的野果,一邊采就一邊往嘴裏塞,一邊嚼著一邊口齒不清的叫道:

    “啊,不要搶我的,都掉地上了。”

    “那是我的。”

    “……”

    山上的同學們亂成一片,當然亂的主要是女同學,因為她們認識的野果不多,看到有人采來吃,自己也就撲過去搶總沒錯,滿山上都回蕩著女同學們的叫聲和清脆的笑聲。

    很快聲音就開始少了下來,女同學也漸漸多認識了一些野果,山上到處都是,為此慢慢的就散開了,每個人自己都找到一棵野果樹,悠閑自在的采著野果,細嚼慢咽的品嚐著野果的滋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