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明珠暗投姬塵明珠

第20章 折柳彩頭(1/3)

    不知道蔣玉衡如何周旋的,天花一事便悄無聲息地平息了下去,而宮中也再沒傳出召喚明珠入宮的消息;明家除了當日在屋中呼呼大睡對一切不為所知的小少爺明文睿依舊如故。

    其餘人受這一波幾折的驚嚇影響消停了不少,行事也低調起來;而事件的導火索董世友卻被獻帝重賞厚封,反倒成了此事唯一的受益者。

    當明瑛憤憤不平地把這個消息告訴明家諸人時,龐氏不忘諷刺挖苦。

    “不是說董世友必須死嗎?妾身還以為大小姐料事如神,沒想到卻也隻是虛張聲勢嚇唬我們罷了!”

    明珠微笑著沒有反駁,可在第三天,董世友便被人發現死在宛在館花娘身上。一時眾人皆詫,有說其短命運氣不好的,富貴臨門的當口無福消受;也有人感歎其行事不端,這般死法,讓後世子孫如何有顏麵抬頭做人;還有人隻說這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再待人詳問時隻做高深狀歎不可說。

    可無論如何,此人終是沒了,龐氏原還想為孫婆子討回公道,治治明珠的氣焰,不過如今這般便也不敢再提,隻是看她的眼神,恍若見鬼一般,帶著試探。

    日子就這樣一晃而過,轉眼便是七月流火,日子一日熱過一日。不過京中人的情緒非但沒被這炙烤的天氣影響,反而空前熱烈,隻因再過十天便是盛京一年一度的“折柳會”。

    “折柳會”實為鬥美,讓眾多的未婚女子相互比試排出前幾甲,溯源不可考證,在前朝民間極為盛行,本隻是民間節日,可到了本朝卻逐漸被皇室貴族接受。每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貴族都會前來觀看,興致來了也會讓自家女眷參與,鎮西侯府中的端陽縣主便在其十五歲時高調奪得桂冠,從此後無來者,享譽盛京。

    因天花一事,京城百姓已然知曉那頗為傳奇的“一女五嫁”主人公已在京中,既然能讓眼高於頂的蘇、蔣二府的公子都流連駐足,就不知她和當年有國色牡丹之稱的端陽相比,又當如何?

    是以明家早早的便收到了折柳會的帖子,明堂一聽如果能在會上奪魁,不但能豔名遠播,還能有千兩黃金的彩頭,都不曾征詢明珠的意見便一口應承了下來。待後麵想起明珠已不是當初在奉縣任人揉搓拿捏的小姑娘,一時又躊蹴,想了想幹脆命人把竇姨娘叫來,可等了半日卻見一個名喚“翠盞”的丫鬟囁囁嚅嚅地過來,隻說大小姐有請;問起竇姨娘卻是抖抖索索說不出一句利索的話。

    龐氏借機又陰陽怪氣了兩句,隻道大小姐是越發沒有體統,惹得明堂心中不快。他本打算置之不理,然想到折柳會的千兩黃金,終是應了商人逐利的本心往明珠小院去了。

    明珠住在整個明府的西側,不大的院子竟是放滿了各色珍奇,卻是這幾日蔣玉衡和蘇蕩命人送來的。三尺高的玲瓏石,碗口大小的碧色芙蕖,還有那淡雅秀致的滴水觀音等等等等都是蔣玉衡的手筆;而另外那些鑲嵌五色寶石的琉璃魚缸,燦金炫目的五彩山茶,以及畫風浮誇的怪石假山便都是蘇蕩送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二人增禮的風格南轅北轍,明家起初收到時還覺得分外棘手,藏起不用得罪人,硬湊一塊陳列出來又折磨自己,況且如果那般明家審美豔俗的名聲隻怕會傳揚出去,不少人暗自等著看明珠笑話;直到今日再次邁入她的院子,才發現經明珠巧妙布置,原本格格不入的物件竟是分外和諧,還透出一股賞心悅目的味道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