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小藥醫蘇青陳玉芝

第1441章

李雙喜偷偷瞄了一眼中島惠子,她也是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於是開始尋找話題,轉移注意力:“惠子,在你們這邊,有很多這樣的地方嗎?” 這邊的文化和各種,李雙喜其實多少也了解,就算沒有係統的學習過,也耳濡目染,其實他之前不知道在哪裏,有意無意看書,還是看到一些這邊的資料,並且記下來的。 李雙喜有個習慣,看到那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都會記下來。 因為,你不知道什麽時候,這些東西可能會救你的命,或者是幫你度過什麽危機。 畢竟,華夏和這裏的距離,也不算遠。 其實說起來,兩邊的文化關係很緊密。 古代這裏的文化主要得益於對華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其實這邊是個善於學習,不恥下問的地方!他們崇拜強者,鄙視弱者。 唐朝時,這裏十分仰慕華夏文化,不僅學習華夏先進的生產力,還學習華夏的文化及生活習慣方方麵麵的製度。包括這裏的帝京都是仿照華夏那邊布局建造的。 這裏等於說全麵照抄華夏的各個方麵。整體複製了一遍。 再加上這裏學習到華夏先進的文化之後,一直處於繼承和發揚的階段。 甚至華夏那時候的朝代滅亡之後,這邊還以小天朝自居,覺得自己才是華夏文化的繼承者。 甚至還自稱為“小華夏”。 這裏吸收華夏文化是多方麵的、長期的曆史過程。 正是在華夏文明的巨大影響下,到公元4至5世紀就渡過了野蠻階段,進入了文明階段。 華夏古代的時候在另一邊的半島設置四郡,大批華夏人從那裏移民到這裏, 雄略時期,在這邊的大陸移民達18000人之多。 他們是華夏文化的傳播者。到聖德期間,直接向華夏派人來學習,全麵攝取華夏文明製度,為這邊的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化改新以後,這邊又進一步大力汲取華夏文化。 自六百三十年到後麵的兩百多年間,這邊向華夏派遣了十幾次遣唐使船,隨行的有許多留學生。 十六世紀以後,由於城市發展和大名領國獨立性的加強,文化的世俗性和民眾性日益濃厚。這個時期的文藝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華的排場外,主要特點是反映新興市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氣息。出現了生動活潑的歌舞劇、詩歌以及風俗畫等,如連歌、茶道、水墨畫等的興起。 李雙喜其實早就想來這裏看看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現在好了,也算見識了。 “恩,這樣的地方有很多,單單在帝京,就有上百家。”中島惠子回道。 李雙喜一聽,那還真是不得了,不過馬上暗自道:“不對呀,這不是要轉移話題嗎?怎麽聊到浴場上去了?” 李雙喜一臉的尷尬之色,此時此刻隻想要找不相關的話題,然後將隔壁傳來的異響聲給拋之腦後。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越是想要忘記聽到的,李雙喜這時候卻越是無法岔開話題。 中島惠子看著李雙喜的模樣,猜想到了他內心的想法,率先道:“李雙喜,不如我幫你推拿放鬆一下吧,你最近也可是夠辛苦的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