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曼蘇爾

第470章 友誼的美好與力量(1/3)

    青春偶像電影向來是好萊塢的一個熱門分類,其受眾範圍遠遠超過恐怖片,因為青少年永遠都是電影市場的主力軍,北美電影市場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票房,來自於二十五歲以下的觀眾群體。

    在這一觀眾群體中,安妮-海瑟薇多少有些名氣,《公主日記》讓她在青少年中很受歡迎。

    而且現今這個年代,走看起來高逼格的公主人設,還是比較有市場的,不會像再過六七年那樣,被人罵作裝。

    所以,安妮-海瑟薇走上首映紅地毯時,也感受到了粉絲的瘋狂。

    這位來自紐約的年輕女星,隻要不大笑,其形象絕對算得上優良這一等級。

    對於有一定名氣的女演員來說,顏值即是正義,漂亮就是道理。

    當順風順水時,當迎合了市場需要時,做什麽都是正確的,哪怕接二連三故意在舞台或者紅地毯上摔倒博取關注,也會被認為是真性情,滿臉牛奶也能獲得廣泛的同情。

    這像極了青春偶像電影的套路。

    當公眾厭惡了時,你就是反派,無論做什麽說什麽,都是錯的。

    你笑,被人說做作。

    你唱歌,被人說矯情。

    你跳舞,被人說炫耀。

    總而言之,無論你是笑、哭、大鬧,抑或其他,都是令人厭惡的。

    但你的人設一直如此,前後卻有完全不同的待遇,變得是市場。

    所以說,就算是當明星,也要與時俱進,也要符合市場的發展需求,否則隻會被淘汰。

    羅南站在劇院門口,看著安妮-海瑟薇走過紅地毯,一直在不斷思考,如果安妮-海瑟薇現在在紅地毯上摔一跤,會是什麽結果?

    以這個年代的社會輿論,估計不是是真性情,而是傻、蠢和笨之類的謾罵吧?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新聞,那時的安妮-海瑟薇成為了美國觀眾最討厭的女明星之一,《紐約時報》做了份調查問卷,去問讀者:你們怎樣才能不討厭安妮-海瑟薇?

    讀者紛紛回答:當她成為詹妮弗-勞倫斯的時候!

    不知道那時的安妮-海瑟薇聽到這句話,有沒有一種想跳樓的感覺?

    市場就是這麽無情,曾經的羅南雖然沒看到,但非常相信一點,或許用不了太長時間,牛奶女也會享受到安妮-海瑟薇同等的待遇。

    甚至過往的榮耀和盛讚,都會成為未來的黑點。

    每次說話都像彩排似的,裝!

    不好好演公主,還跑去拍裸戲,矯情!

    還想和格蕾絲王妃比較,可恥!

    人生沒過半,還想出自傳,沒門!

    當然,那時的安妮-海瑟薇後來也確實夠作的,據說拍攝《實習生》時,一早上連續四次退掉劇組為她專門準備的早餐,至於理由嘛,跟東方的男足有的一拚。

    開始嫌棄煎蛋太生,接著又說煎蛋太熟,後來又說煎蛋太鬆軟……

    首映式規模不算大,也沒有邀請多少嘉賓,畢竟影片的整體投資擺在這裏,連製片成本加宣發的總預算也不過2000萬美元。

    成本控製也是這一類電影能否盈利的關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