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魏忠賢

第一零二九章 風險疑慮(2/3)

    這一次,齋桑選擇讓他來,而他也在內心掙紮了一番之後,同意作為使者前來大明京師,就是想來親眼看一看,如今的大明朝值不值得科爾沁左翼蒙古諸部,冒著巨大的風險投靠。

    如果投靠了大明朝之後,將來蒙古草原上一旦有事情,或者走漏了風聲,遭遇後金國的女真大軍問罪的時候,大明朝這邊沒有能力救援科爾沁左翼,或者沒有能力保護科爾沁左翼蒙古諸部的安全,那麽他是堅決不會支持齋桑投靠明朝皇帝的。

    而齋桑讓他所倚重的伊爾都齊前來,也是因為他更相信伊爾都齊的判斷。

    他讓伊爾都齊代替他自己,親自來大明朝的境內,看一看如今大明朝的真正實力,以及大明朝皇帝的真實意願。

    其實,早在崇禎二年年底的時候,齋桑、伊爾都齊等科爾沁左翼蒙古的軍隊,就已經跟著後金國的鑲黃旗,見識過大明朝在塞北的實力了。

    隻不過當時孫承宗麾下的塞北官軍,以及獨石口的宣府明軍,全都是堅守不出,以守為主。

    雖然當時的明軍依托事先備好的工事堅守,也給發動猛攻的鑲黃旗以及女真人的科爾沁仆從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鑲黃旗的旗主豪格及其旗下大臣,以及齋桑、伊爾都齊這些科爾沁左翼蒙古的大小首領們,對於那一次的失利,心中都很不服氣。

    他們認為,若不是那次堅守的明軍工事險峻、火器犀利,他們根本不會失敗。

    他們堅信,若是明軍敢於從工事後麵出來,與女真人的大軍和科爾沁人的騎兵,堂堂正正地打上一仗,那麽他們就一定能成功。

    尤其是科爾沁左翼的大小首領們,在那一次的戰爭之中,並沒有進入過大明朝的宣大腹地,也並沒有與傳說中的大明皇家近衛軍交過手。

    也因此,等到他們跟著女真人一路逃往歸化,然後又從歸化城下繞道漠北,逃回了科爾沁草原之後,對於崇禎二年底的那一次稀裏糊塗的潰敗,他們一直有點想不明白。

    除了腹誹黃台吉等女真人的瞎指揮之外,齋桑和伊爾都齊等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的大小首領們,心中一直都有那麽一點難以置信和耿耿於懷。

    當然,崇禎二年底的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了。

    而齋桑和伊爾都齊等人,也已經從海蘭珠和滿珠習禮的幾次書信之中,隱隱約約地知道,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裏,大明朝的這一邊發生了許許多多新鮮奇特聞所未聞的變化,大明朝的國勢似乎走出了低穀,正在蒸蒸日上。

    與此同時,他們也驚訝地發現,曾經強大無比的女真人在經曆漠南和南朝邊內的失敗之後元氣大傷,後金國內的狀況江河日下,女真八旗的日子,似乎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過去每到正旦朝賀的時候,不管是曾經的天命汗,還是現在的這個天聰汗,對科爾沁各部都很慷慨大方,草原上緊缺的東西,比如盔甲、雕鞍、刀劍、箭鏃,以及鐵器、鹽茶之類的物資,都會大量賞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