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魏忠賢

第二十九章 罰當其罪(1/2)

    楊鎬和王化貞這兩個人,都是經略過遼東的重要人物,但也都是遼事徹底敗壞的重要推手。

    楊鎬自不用說了,薩爾滸之役,大明九邊的精銳軍隊全軍覆沒,而他本人居然通過賄賂當時的朝臣,僅僅得了個削籍歸鄉的處罰,反正家財萬貫,不當官也沒關係,回家養老去唄。

    就這樣,薩爾滸一戰,大明數十萬精銳邊軍一朝喪盡,而罪魁禍首楊鎬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處。

    王化貞也是這樣,熊廷弼經略遼東,遼東局勢逐漸恢複,但王化貞與熊廷弼不睦,王化貞有東林黨支持,而熊廷弼是則無黨無派,孤身一人與東林黨鬥,最後被群起彈劾,熊廷弼脾氣火爆,一氣之下、辭官回京,遼東形勢遂壞。

    趕走了熊廷弼的王化貞,剛當上遼東經略,後金就大舉進攻,王化貞欲聯合蒙古諸部而未果,幹脆棄守遼東,帶領自己的嫡係人馬,直接逃回了山海關,遼東形勢從此惡化,要不是後來孫承宗力挽狂瀾,遼西走廊早就不複為大明所有。

    這些事情,朱大明當然都知道,如今想來更是氣憤難當。

    最可氣的正是瞿式耜所說的情況,熊廷弼意氣用事固然有罪,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懲,被斬首之後,還傳首九邊。

    然而比他罪行更重的楊鎬、王化貞之輩,卻可以不死,而且居家富貴,安度晚年。

    如果這樣的事情一直存在下去,還有什麽天理正義可言,從今往後誰還會為大明的天下而戰?這也是朱大明所不能容忍的。

    接下來瞿式耜又說到了閹黨。大意是說,魏忠賢伏誅,其黨羽比如五虎五彪也都被下旨嚴懲,但是之前一些黨附魏忠賢的朝臣,有比五虎五彪為禍更大、罪行更重的人,卻還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他說到了如今已經致仕的顧秉謙、馮銓、魏廣微、黃立極等曾經貴為首輔的早期閹黨人物。

    除了黃立極剛剛致仕以外,其他有的都已經致仕四五年了,但是如今這些人都還活著。

    最後,瞿式耜說道:“天下不平之事多矣,但若要消除不平,請自臣所言的六不平開始。

    “臣所言六不平,非為臣一己之私,實是為大明千秋萬載所慮。陛下若有意振作,則必先刷新吏治,而若要刷新吏治,則必先正天下之風氣。

    “若是正氣不伸,正義不張,有功不賞,有過不罰,臣誠恐天下之亂無休止矣。請陛下明鑒。”

    說完這番話,瞿式耜重新跪地行禮,並叩頭不起。

    殿中的群臣都有點震驚了,他們實在沒有想到瞿式耜翻舊賬居然翻到十幾年前。

    朱大明冷冷看著群臣,場麵冷了一會兒,突然又有一人出列,上前跪倒行禮如儀,然後說道:“臣副都禦史賈繼春附議。請陛下降旨追究此等禍國殃民之輩的罪行,臣子犯下重罪,若隻是以致仕或告老乞歸即可免去刑罰,則置朝廷法度於何地,置天道公理於何地。請陛下明鑒。”

    賈繼春一出現,文臣班列裏就有不少人私語議論,一說完這話,議論聲驟起。

    朱大明看了眼曹化淳,曹化淳立刻上前喝道:“陛下麵前,交頭接耳,爾等大臣,成何體統!”

    曹化淳說出這話的時候心裏很爽。

    想當年他一個小太監的時候經常被文官嗬斥,魏忠賢當司禮監掌印的時候,嗬斥百官那是家常便飯,如今終於輪到他了,可惜的是司禮監掌印也比過去掉價了不少。

    皇帝很勤政,根本不給他攬權的機會,再加上司禮監幾個秉筆太監個個不是省油的燈。方正化管著東廠和皇莊皇店,高時明管著拱衛司,王承恩管著乾清宮和內庫,雖然內廷的大清洗過後,他曹化淳在內廷太監之中的權威達到了巔峰,他也非常享受那種被人畏懼的感覺,但內心裏他知道,他遠遠不能跟當年的魏忠賢相比,也從來不敢想著那一天擁有魏忠賢的權勢地位,畢竟現在這個皇帝可絕不是個善茬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