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魏忠賢

第二十六章 重開鐵冶(1/3)

    朱大明把核查兵員等事宜安排下去之後,看著軍機處開始正式運行起來,心裏總算是送了一口氣,可算是有人幫著自己幹正事了。

    第二天照樣是不上大朝。內閣有李國鐠牽頭處理如今朝廷上下最關注的閹黨大案,然後再由軍機處牽頭處理自己最擔心的軍國大事,朱大明自己也是難得清閑下來了。

    這天上午,崇禎皇帝朱大明正在乾清宮東暖閣的禦書房裏,翻看以前的各種舊檔,熟悉當前的朝政事務,王承恩突然進來稟報說,原天津巡撫、現工部尚書李邦華在宮門外請求覲見。

    朱大明一聽之下大喜,趕緊叫王承恩傳人進來。

    此前幾天,任命李邦華為新任工部尚書,其天津巡撫職務由兵部侍郎梁廷棟接任的聖旨一出來,第二天梁廷棟就領了聖旨前來陛辭。

    朱大明對梁廷棟的為人本來就有點成見和看法,所以也沒怎麽太在意,隻是囑托他到了天津巡撫任上,要與李邦華辦好交接,對李邦華之前的作為,不要輕易改弦更張,要繼續建好拱衛京師的天津水師,做好為遼東鎮和東江鎮轉運糧草、保障後路的事情。

    梁廷棟作為兵部侍郎出身,還算是比較懂點軍務,對皇帝的意思他也明白。

    當然了,即使他不明白,皇帝既然這麽說了,他也必須照辦。

    朱大明看得出來,對於天津巡撫的任命,梁廷棟還是滿意的。

    朱大明對梁廷棟也說得很明白,對他說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行伍,今後所有的侍郎,要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話,比如說任職六部尚書或者入閣為輔臣,都必須有巡撫的任職經曆,不懂具體政務的人,是不會再走上六部尚書或者閣臣的位置的。

    這也是朱大明的真實打算,今後不可能再有過去那樣的事了,一個人通過八股文考試成了翰林,然後再過個十幾年舞文弄墨的生活,就能入閣當宰相了。這是不行的。

    朱大明對梁廷棟說的這個話,也很快就通過中書舍人的記錄,傳遍了內閣和朝廷上下。

    除了被個別翰林腹誹以外,多數的朝廷大臣是樂見如此的。

    如果皇帝的說法真的實行了,那麽對絕大多數的朝臣來說都是個好消息,以前沒有機會進入內閣的督撫,也有了大把的機會。

    梁廷棟陛辭結束,非常振奮地趕往天津,與李邦華辦理交接,並且暗自下定決心好好幹,過幾年重返中樞,進入內閣。

    與梁廷棟不同的是,李邦華領完了任命自己去當工部尚書的聖旨,雖然這是升職,而且是由三品到二品,但他的心裏多少還是有點失落。

    李邦華雖然是讀書人考進士出身,但卻喜好軍事,當上巡撫以後,在整頓天津軍備和水師上麵,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今離開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的事業,去當一個沒有多少事情可幹,不過是到處修修補補的工部尚書,雖然是升官,但內心還是頗有一點不舍。

    對於新的皇帝,他當然是說不出的敬佩,十七八歲的年紀,剛剛登基就以雷霆萬鈞之勢,處理了魏忠賢和一眾閹黨大臣,清洗並重新掌握了內廷、東廠和錦衣衛,這看起來絕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樣子,看來大明中興有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