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魏忠賢

第二十四章 九邊軍餉(1/3)

    朱大明接見過這些自己在後世時非常崇敬的人以後,就在武英殿召開了軍機處的第一次會議,專門商議如何補發九邊軍餉的事情。

    山西巡撫張曉和遼東巡撫畢自肅的請餉折子,孫承宗等軍機處一幹人等都看過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大明讓鹿善繼把這些折子交給張惟賢先看,然後問孫承宗等人,九邊的欠餉應該如何發放。

    孫承宗當即回道:“陛下,九邊的欠餉由來已久,從天啟四年到如今,三年的餉銀皆未如數足額發放,臣以為要補欠餉,當務之急則是核實兵員口數,冒領餉銀在九邊是個頑症,若不先除掉這個頑症,再多的餉銀也填不上這個窟窿。”

    趁著皇帝沉思的時候,孫承宗又示意一邊站著的王則古說話,朱大明看了看王則古點了點頭,王則古往前站出來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微臣在軍機處負責軍餉錢糧有關事宜,微臣以為如今九邊各鎮將官冒餉、士卒逃亡的情況決不可等閑視之,如不查實如今在籍軍卒,九邊餉銀發放的問題,就是一盤糊塗賬。

    “天啟四年以來,兵部、戶部之所以沒有足額如數發放,一則固然是因為國庫緊張,太倉缺銀,二則是考慮到士卒逃亡,各邊鎮均不滿編的情節,如數足額發放不過是便宜了那一部分軍中的蛀蟲而已。

    “是以微臣懇請陛下,在補足九邊欠餉之前,首先派員核查九邊士卒人數,如此按員發放,一來可以省下部分餉銀,二來對九邊防務也可做到心中有數。臣請陛下明鑒。”說完退回一邊。

    朱大明聽完沒有表態,看著英國公張惟賢,說道:“英國公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對此怎麽看?”

    張惟賢略一沉吟,說道:“陛下,九邊諸鎮之重要自不待言,對拖欠餉銀的問題,朝廷不能久拖不決,更不能視而不見。

    “如今內閣將補發餉銀的事體交給軍機處處置,對軍機處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五軍都督府替陛下掌管京營、衛所及九邊各鎮軍籍戶口,但是據臣所知,如今的軍籍戶口在萬曆十五年至今就沒有在重新統計更正過,有的占役,有的逃散,有的絕戶,都督府留存的舊檔與實際的口數差距甚大,如今除了重新派員分赴九邊一一核實,恐怕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弄清楚了。

    “所以臣倒是很讚同孫閣老的說法,補發欠餉之前,請先核實九邊軍卒口數,按實有員額發放。

    “另外臣也建議陛下,京營欠餉也頗為嚴重,還請陛下將京師三大營與九邊諸鎮的欠餉一同補齊。”

    大明剛剛建立的時候,大明軍隊也是打遍東亞無敵手的一支強軍,可惜經過二百多年的蹉跎,如今大明軍隊的衰落實在是到了曆史的一個低點。

    當然了,與崇禎十一年以後相比,如今的大明軍隊外表上看起來還保持著一副強軍的樣子,雖然外強中幹,已經朽不可用了,但在建虜女真、蒙古各部以及各地百姓的眼中,至少九邊諸鎮募兵組成的軍隊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還稱得上是一支軍隊。

    事實上從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衛所製度開始,除了募集而來的軍隊,衛所的軍戶當兵是沒有餉銀的。

    因為軍戶當兵是世襲的義務,朝廷給你分配土地耕種,同時不讓你納稅,不讓你服徭役,就是為了讓你當兵打仗,為朝廷效勞的,這是衛所軍戶的義務,怎麽會再給你餉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