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李牧蘇映雪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正式上映(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牧壓根就沒想過靠拍《飛虎隊》這樣的電影賺錢。

    他真正想做的,是把華夏抗戰通過大熒幕呈現給全世界,讓人們知道華夏人民在那個年代的付出和犧牲。

    但是,想做到這一點,光靠一部《飛虎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要調動所有電影人的積極性。

    華夏很長一段時間,出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現象,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很多,但是大熒幕電影很少,究其原因,無非是功利二字。

    拍抗戰電視劇,成本低、銷路好,而且審查相對寬鬆,所以大家就你追我趕的拍,拍了一大堆神奇的抗戰神劇,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加特林武裝三蹦子、手榴彈幹飛機、包子手榴彈,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那些不對曆史負責任的編劇、導演批量製造出來;

    而抗戰題材的大熒幕電影,想拍好了投資必然很大,而且題材沒有商業片賣座,幾個人演一部公路喜劇,就能拿下十幾二十億票房,還有誰願意費力的拍抗戰電影?

    影視圈的熱錢,也都喜歡投資那些娛樂性更強的影視項目,所以抗戰題材就自然越來越少,越少越沒人投資,越沒人投資就越沒人拍,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自己成立一支基金,專門投拍高質量的抗戰電影,相信一定能夠把這一塊推動起來。

    打個比方,如果某個導演拿到一個抗戰題材的劇本,粗略估算一下,好好拍至少要一個億,拿出去沒人願意投,最後隻能把劇本丟到一邊。

    但是,這個基金成立起來之後,一個億可以來找自己這支基金要,如果基金覺得這劇本沒問題、導演也沒問題、選角也沒問題,就毫不猶豫的投資,然後再給導演預留一部分的票房分成,拍砸了,成本我扛,拍火了,你也大賺。

    用這樣的模式,去推動這一塊的文藝作品,一定能帶來質變。

    但長時間來,國內的抗戰電影就是因為沒有人做這樣的事情,才越來越陷入深度娛樂化以及過渡娛樂化。

    綜藝節目混剪一期,都能上院線圈錢,這種市場環境,誰還願意土裏泥裏拍抗戰電影?

    李牧粗略預計,《飛虎隊》至少也能在全球拿下十幾億美元的票房,到時候,除去成本,除去票房分賬,以及給斯皮爾伯格的部分分成之外,剩下的少說也有三四億美元,折算下來就是二三十億人民幣。

    國內電影的單部投資並不算高,所以二三十億至少能撐得起三四十,甚至四五十部電影,而且肯定不可能一上來就直接投幾十部電影,一年投個七八部,或者十一二部,一部分虧錢,一部分打平,一部分賺錢,這樣基本上也就能轉起來了。

    這個消息一出,國內許多電影導演都紛紛表示了極大的支持和讚賞。

    過度市場化的代價,是大家越來越逐利,越來越沒有擔當,越來越覺得愛國是你的事和他的事,賺錢才是我的事,當這麽考慮問題的人越來越多,文化產業也自然會越來越爛。

    李牧這個時候做出這麽一個決策,確實是給文化行業帶來了一股極大的清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