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李牧蘇映雪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什麽才是絕佳的產品(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李牧看來,人類科技如爆炸式發展的當下,電池反而是長時間難尋突破的一個特殊領域。

    人們已經能把幾十年前需要幾十上百噸的計算機設備,濃縮成一本書的大小與重量,甚至連運算能力都提升了成千上萬倍,如果按照計算機的發展速度來看,現在一塊移動電源大小的電池,應該就能驅動一台兩頓重的車一刻不停的狂奔兩千公裏了。

    但是現實卻很殘酷,人類的科技樹沒有在電池這個領域尋找到巨大的技術突破,所有的移動設備都被電池的無法突破的比容量所困擾。

    五十年前的電池,一公斤能存儲多少能量,現在的鋰電池也就最多提升幾倍,想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難如登天,筆記本附帶著笨重的電池,蓄能不過短短幾小時,十幾年後的智能手機,再宣傳省電,基本上也要一天一充,如果按照計算機處理芯片的發展速度,到了蘋果手機的時代,電池應該在同容量的情況下,縮減到隻有一元錢硬幣的大小與重量才算合理。

    恰恰是因為電池行業無法找到重大突破,才會讓鋰電池的服役時間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大家早就習慣的快速革新,就連當代的科學家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有人能夠找到比鋰電池更先進的電能存儲方案,但可怕的是,鋰電池這東西就像是橡膠一樣,成了工業領域一直無法替換的部分。

    汽車從發明到現在,裏裏外外的各種技術革新已經不下萬次,人們甚至開始嚐試甩掉油箱、甩掉燃油發動機,但至今為止,沒有一款汽車能夠甩掉橡膠。

    越是這樣,李牧越發覺得,鋰電池產業的布局應該抓緊,趁著現在它還沒有成為信息時代的中流砥柱,趕緊把這個行業的源頭挖個幹淨。

    現在的人們,生活與鋰電池的距離還很遠,手機普及率不高,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接觸到鋰電池,但是將來,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充電寶、相機,甚至是手電筒、震動小玩具、新能源汽車等等等等,沒有一樣能離開鋰電池,必須在行業利好凸顯之前,把資源籠到自己手中!

    ……

    哈佛校園裏一如既往,作為學術的殿堂,這裏的一切都非常遵循自身的規律,看不出什麽變化,不過,內在的哈佛,卻開始有了一些與往常不同的元素,這是因為哈佛的體內,正在孕育著一個非常新潮的嬰孩,它的名字叫Facebook。

    有了李牧的資金,馬克·紮克伯格把自己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Facebook項目的孵化之中,他沒有極大的野心,在創業的前期,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讓Facebook能夠在全美的高校風靡,成為美國大學生的互聯網新寵。

    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馬克·紮克伯格投入了相當一部分精力和資金,用來在全國各大高校推廣Facebook,他和他的地推團隊計劃在未來的三個月時間內跑遍全美所有的高校,將Facebook這款新潮的大學生社交產品推給在校的大學生們。

    李牧到哈佛的時候,馬克·紮克伯格剛從紐約趕回來,地推團隊正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及紐約的其他高校輪番進行地推工作,由於紐約的高校實在太多,馬克·紮克伯格非常重視,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在紐約盯了一個多禮拜了,這次聽李牧說要在哈佛跟自己見麵,他才急匆匆的趕回馬薩諸塞州。

    在馬克·紮克伯格眼中,李牧就是他的老板,所以他一到哈佛就直接來找李牧,一見麵就非常激動的向李牧匯報了Facebook目前的發展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