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潛李秋平

第681章 史蒂夫.科爾(補更~)(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所以不能和馬克.傑克遜一樣,把博古特當成傳統中鋒使用了,他受過大傷,低位進攻威力不比當年,要激活他,就要另外想辦法。他似乎,嗯,再觀察一下再說。

    第一節科比攻下了17分,這在這個賽季的湖人隊,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唐潛也徹底在防守端統治了博古特,湖人隊首節26-20,領先6分。

    休息時間,科爾並沒有做什麽太大的部署和調整,隻是和普通教練那樣簡單交代了幾句,就算是了事。這讓勇士隊的球員,對於他的第一印象,繼續降低。

    替補時間,占據了第二節大部分時間,勇士隊替補攻擊能力不俗,聯盟都排的上號,湖人隊與之一比,就算是弱了好幾個檔次。不說留在場上的克萊.湯普森和安德烈.伊戈達拉,就說替補陣容中的幾個人,譬如馬利斯.斯貝茨,場均有7~8分的貢獻,哈裏森.巴恩斯,場均有接近10分的貢獻,而且就科爾來看,這個家夥是個潛力秀,如果給他大量時間“練級”保證一定的出手權,他未來很有可能成長到準一流得分手的程度。肯特.貝茲莫爾雖然是個非選秀球員,可得分能力也不錯,有合格首發陣容的實力。特別是勇士隊的23號,這個來自密歇根州的“矮個頭”內線,他是史蒂夫.科爾最為關注和感興趣的球員。

    來勇士隊之前,科爾當然就做足了功課,而在他的觀察和研究中,這個勇士隊的23號,很不一般。什麽意思?就是科爾覺得他,“明珠蒙塵”了。或許他打不出大衛.李那種20 10的“優秀內線全明星”數據,可他對於這支勇士隊,用處之大,將會勝過前者。

    而且是遠遠超過。

    對於科爾來講,大衛.李就是“數據刷子”,中看不中用的類型,對於球隊,提升作用遠遠不如勇士隊23號有用。至少在自己的要求中自己的戰術體係中,大衛.李必須被淘汰。而勇士隊23號,就是他的新扶持人選。

    剛剛替補時間的發揮,已經足夠科爾做出基本的判斷了。

    科爾並沒有抬頭看比賽,他低著頭看著手中的球探報告,似嘲非嘲地喃喃道:“德拉蒙德.格林,身高6英尺7英寸,體重230磅,畢業於密歇根州立大學,高中成績27勝1負,場均20分13個籃板2次蓋帽,全美高中生排名第四。大學讀滿四年,大一場均3.3分3.3次籃板球,大二場均9.9分7.7次籃板球,大三場均12.6分8.6次籃板……4.1次助攻,大四場均16.2分10.6次籃板球3.8次助攻,大學生涯曾經打出過三次三雙,嗬嗬,是埃爾文.約翰遜和奧斯卡.羅伯特森之後的第三人。”

    “這種數據,也能讓他流落到第二輪?現在這些球探,一個個都盯著所謂的身體條件,早就忘記了什麽叫做真正的潛力。”科爾這麽吐槽是有原因的,因為NCAA和NBA規則不同,想要在NCAA中拿到高數據,比NBA中隻難不易。首先NCAA不是進攻24秒,而是進攻35秒,這就意味著回合數的減少,數據必然“縮水”。看起來很誇張,但已經是修改過的進攻時間了,如果是1985年那段剛剛設立進攻時限的時間,這個數字就不是35秒而是45秒。為什麽要這麽做呢?這是NCAA和NBA的不同,NCAA更多注重的是年輕球員的培養和鍛煉,所以顯然打35秒的進攻時間比24秒,更多的可以跑戰術,閱讀比賽。其次NCAA隻打上下半場,一共40分鍾,遠遠小於NBA的全場48分鍾。最後,能打完4年NCAA的人,現在整個聯盟中都極少,格林算是一個“怪胎”了。但還是那句話,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完整的大學籃球生涯帶給了格林巨大的轉變和機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