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秦飛魚

第一百九十一章 裂土而封(2/3)

    但段玉也不是傻子,封地寶貴,怎麽可能給無功或無用之人?

    是以隻是賞了些田畝金銀,但也是人人開懷,知道主君有功必賞,下了決心回去之後要苦練武功道法,乃至建立功勳,為子孫後代搏一個出身回來!

    大肆封賞過後,段玉舉著酒觴,笑道:“明日元月初一,我正式祭祀天地,分封諸位,還請飲勝!為新年之賀!”

    “臣等拜謝主君,為新年之賀!”

    頓時,人人滿飲,多有大醉而歸者。

    ……

    雲中四年,正月初一。

    段玉領眾臣祭天分封。

    裂土而封,何等鄭重?是以必須祭天行事。

    段玉穿的自然是君侯的七章冕服,上衣繪華蟲、火、宗彝,下裳繡藻、粉米、黼、黻,戴通天冠,以白玉珠為旒,佩白玉,帶劍,腳踏赤舄。

    身後跟著的則是冰雲、秦飛魚、蕭靜風等一幹大夫,大夫之後是亦步亦趨的士,皆身穿冕服,神色肅穆。

    按照製定的雲中島之法,士可穿一章冕服、大夫三章、卿五章。

    因此在場的貴族,皆是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從服飾之中,就可以看出森嚴的階級,涇渭分明。

    而在這個時候,失禮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丟官去職都是輕的,是以人人肅穆。

    段玉祭天之後,命郭百忍讀著分封的旨意,大體就是將昨夜宣布的賞賜確定下來。

    旋即,大夫先上前,恭敬行禮,宣誓效忠。

    段玉授予用白茅包著的土壤,以示分封賜土之意。

    原本,還應該賜予青銅鑄的大鼎,鼎上用銘文將分封的封邑正式確定下來,有的還會賜予銅鍾。

    這就是‘裂土封茅’與‘鍾鳴鼎食’等等典故的由來。

    不過鑄造青銅大鼎太過費事,雲中隻是區區一島,當可從簡,因此段玉一律賜予丹書鐵券,上麵詳細記述了每個封臣獲得的封地位置、大小,還有一些重要的權力與義務,用丹書寫在鐵板上,再將鐵券從中剖開,封君與封臣各持一半。

    幾位大夫起身行禮,從此他們就是段玉的封臣,雖然也有對封君的義務,但就擁有很大的自由度。

    當然,封臣還是可以為封君服務,擔任原本的官職,酬勞方麵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夫之後,就是士。

    等到他們一一起身,就徹底定下製度,縱然二代君主想改都是不可能。

    “封君授予封邑,封臣便對封君有著義務,此乃君臣契約之道!”

    段玉開宗明義,再次宣講法度:“封臣者,每年需服兩月之役,自備弓馬、仆從……下士出武士一人,仆從二十……若不能,則以金帛、武器、糧草代之,若不能服役,又沒有金帛代替,則削減封地……若士死,其地由嫡子繼承,若無子,由其兄弟繼承,若有女招贅,則優先繼,凡領地繼承,需貢金與封君,獲得承認……各封邑內部之事,你等自理,外交與軍事,必須獲得封君同意,與封君一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