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思勉範寧

第十九章 分豬(3/3)

    秦氏點頭:“常言道縣官不如現管,不過勞山這村長當得還算不錯,並沒做過什麽欺壓鄉親的事,他又擅長人情往來,發家致富不奇怪,隻是羅氏竟然也舍得。”

    範寧道:“若是拿來送禮當然舍得,自己怕也舍不得吃,連阿花都舍不得喂呢!”

    婆媳倆聽了哈哈大笑。

    範家同王大娘家商議,王大娘表示自家要不了那麽多肉,想想也是,王大娘做媒婆,自然有人送她謝禮,其中肉蛋就有不少。

    臘月十五,兩家人殺了豬,一百七八十斤的豬宰殺好隻有一百三四十斤左右,王大娘家要了五十斤,還剩下九十多斤,王家已經很夠義氣了,按照往常的份額隻消分四十來斤,秦氏望著豬肉發愁,顧氏就道:“不打緊,不過就是多了四十斤肉,咱們費些鹽巴,全做成臘肉,自己多吃一些,二郎人情往來送上一些,也就差不多了。

    範思勉有些不讚同:“我怎麽能送臘肉呢,送臘肉顯得俗氣,我是拿不出手的。”他覺得自己是個讀書人,拿出臘肉送禮實在有失斯文。

    顧氏道:“那你覺得什麽拿得出手,這送禮的物件哪樣不要買,家裏這麽多肉,都可抵一大筆銀錢了。”

    範思勉道:“讀書人之間來往都是送些筆墨紙硯,不興送臘肉。”

    顧氏來氣:“讀書人就不吃喝拉撒嗎?讀書人就不吃肉嗎?一條臘肉多少錢你知道嗎,你花錢去買那些筆墨紙硯還不是要花銀錢。”

    範思勉不敢接話

    範寧見了,道:“送臘肉不方便攜帶,不如做好了飯食請他們來吃,嗯,咱們家的紅梅開得好,不如請了來賞花。”前世,單位裏各種酒局飯局少不了,常言道,感情都是飯桌上談出來的,吃飽喝足了,心理生理上都比往時愉悅,想談什麽都更容易些,她相信這種道理同樣適合古代人,要不怎麽項羽要請劉邦赴鴻門宴,曹操試探劉備時要青梅煮酒呢,還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範思勉眼睛一亮,心想倒也有人請好友到酒樓吃飯的,隻不過貴了些,他一直不怎麽舍得,道:“再把菜色做好看些,辦個賞梅宴倒是風雅得很。”

    秦氏見女兒一句話緩和了婆婆和丈夫的劍拔弩張,覺得女兒鬼點子真多

    顧氏則心裏嘖嘖稱奇,她自小長京城,自然知道酒桌上最好人情往來,商人之間談的是生意,官員談的是仕途,文人墨客則談些高雅之事,也有請到家裏小聚的,更加顯得情深意重,沒想到寧姐兒竟然懂這些,她覺得這不是孫女胡謅的,孫女的表現實在不像一個小孩子,那她是怎麽知道這些的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