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思勉範寧

第三章 滿月(2/2)

    孫氏到廚房幫忙準備今日的飯菜,灶上蒸著玉米飯,白騰騰的熱氣從甑子上嫋嫋升起,爐子上小火燉著雞湯,顧氏洗了些幹香菇,放進砂鍋裏,幹香菇燉雞湯特別鮮美,是當地待客宴請的必備菜肴,竹簍裏盛著些食令瓜果,倆人拿了些出來到院子裏洗了。

    範思勉和張朗在院子裏說起今年的賦稅。西廂房裏,秦大娘坐在秦氏身邊,逗著外孫女,道:“現如今你也當娘了,一眨眼,你們兄妹都成家立業了,我這心就放下了一半。”又道:“姐兒可取名了?”

    秦氏道:“母親不必憂心,我們一切都好,姐兒的名字是相公取的,叫範寧,說是平安康寧的意思。”

    秦大娘道:“意思甚好,隻是範家子嗣單薄,你們成親三年,我有些擔心生得個姐兒他們不高興。”

    秦氏笑道:“相公十分喜歡寧姐兒,抱著姐兒就撒不開手,婆婆也說不拘男女,都是範家的寶貝。”

    秦大娘道:“他們能如此想再好不過!”

    範思勉看見康紮大師已走到門口,忙迎了出去。康紮是穀昌鄉彝族部落的祭司,在比蘇縣彝族部落擁重要的話語權,彝族部落崇拜火圖騰,尊崇勇士,提倡男女平等,婚嫁自由,風俗文化和信仰與漢族不同,但康紮在比蘇漢族人之間名聲也很好,他自己既懂得彝族曆法占星也懂中原的術數,識文斷字但忠實地捍衛彝族文化在部落中的地位,他還懂得彝醫,也給漢人看過病,但他不插手漢族人內部的事務。

    作為青山村比較有文化的兩個人,張朗和範思勉能和康紮說上幾句話,康紮也能和他們聊聊天,這次請他來,並不是以朋友的身份,而是因為比蘇縣的彝人們在孩子滿月酒時都熱衷於請他來看看,大家覺得祭司能和天神溝通,小孩子若能得到他的祝福,就能健康長大,這個傳言很多漢人也知道。

    秦氏把範寧抱到正廳,康紮看了看範寧,笑著摸了摸她頭,輕輕捏了捏她的小胖手,口中用彝語念了串祝福的話語。

    範寧也在打量他,見他目似幽潭,眼帶笑意,花白的胡子留到了胸前,看上去是個睿智慈祥的人。

    康紮道:“令千金聰敏乖巧,定能平安健康,福壽綿長!”

    範家人紛紛道謝。

    農家的滿月酒大多設在午飯這頓,據說是因晚上陽氣不足,怕驚嚇了小兒。

    範家人請康紮坐了主位,不分男女同席而坐,玉米飯散發著香甜的味道,席上有一道香菇燉雞,一道酸菜鯉魚湯,一道豬肉蘿卜湯還有幾道蔬菜湯。在這個時代,百姓家裏做飯大多用的是釜、甑子,隻有過年時能喝碗稀薄的米粥,用不起富貴人家的鐵鍋,不能做炒菜,做菜的方法或煮或蒸,因此,範家這一頓飯十分豐盛了,也算賓主盡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