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朱公子敬

第568章 富商第一帝(1/3)

    句曲山龍池,華陽洞宰世觀,說話的正是貞白先生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人。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茅山宗的道祖。

    至梁武帝蕭衍之後,恩禮愈篤,書問不絕。賜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物,以供煉丹之用。敕建朱陽館以居之。

    又為其建太清玄壇,以均明法教,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谘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隱居茅山達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歲。梁武帝詔贈中散大夫,諡貞白先生。

    他說陳氏一脈出人物,應到了陳文讚的子孫,指的是陳家墳地當出王者。這話一出,陳文讚大為震驚,當即翻身給陶弘景跪下:“陳家若幸而被師尊言中,必將茅山視為道教之宗。”

    陶弘景哈哈大笑:“你小子年紀輕輕,居然能說出如此宏願。看來這一番磨礪,對於你的子孫顯貴卻是打底子的事端。從今天起,你要好好鍛造自己,將自己修煉成宰鬻、宰途雙料大才,必能繁衍出王者。”

    陳文讚再拜:“多謝先生點化,徒兒將不畏風霜,拚盡全力學道。”

    陶弘景說道:“我的十二種道法,各有弟子居之,你就是貧道的第十三名弟子,道號宰讚,取義掌控輔佐、導引之道。宰鬻、宰途是你的兩位師兄。”

    陳文讚說道:“徒兒已經拜了兩位師父,怎好改口,也不成體統。”

    陶弘景笑道:“畢竟令尊與我是至交好友,你就是貧道的侄子,貧道怎可胡亂當你的師祖呢?傳到江湖上也是個笑話。宰鬻、宰途作為師兄,你剛才對他們磕頭也是應該的,就算拜了師兄。”

    宰鬻、宰途不約而同說道:“宰讚年齡比我們兩個也小不了幾歲,我們認作徒弟也十分不妥,就按師父所說,我們都是師兄弟。”

    就這麽定下,陳文讚正式成為宰讚道士。

    從那天起,宰讚追隨師兄宰鬻搞販賣,將如何營商、如何保貨的本事全部學會。為了使得陳文讚學成之後,能夠長久幹下去,宰鬻教他販賣紫筍茶。紫筍茶在這一帶是最好的茶,王公貴族都很喜歡。

    陳文讚練成了販略高深、武功卓絕的一條大漢。而宰鬻對於獲利分文不取,全都由陳文讚自己積攢下來,憑他自己處置錢財。

    宰途教他奇門遁甲、太公兵法、易經八卦、鬼穀命術。

    一晃三年期滿,陳文讚已經二十歲,舉行了成人冠禮,給自己取字鬻筍,一是銘記師兄宰鬻的教導,二是堅定一條信念,此生以販賣紫筍茶為生。

    真的要告別師父、師兄,陳文讚感覺學的還差很多。於是宰鬻、宰途又陪他一年,陳文讚離家出走已經五年之期。

    又是個臘月,馬上就該過年。陶弘景將他叫到跟前,說道:“徒兒,你該下山了,回到董羨仙身邊,交媾之下,必誕王者。交媾時日,而自用孤虛之術測之。”

    陳文讚將四年來攢下的銀錢四千貫,以兩千貫付給師父陶弘景,宰鬻、宰途兩位師兄各得八百貫,自留四百貫下山。先到建康,給父母、妻子買幾件上好的綢緞衣物。

    剛剛買好衣物,還剩下夠蓋房子的五十貫錢,恰好撞見父親。陳道巨看到兒子一身光鮮,比之朝堂上的宰執重臣穿戴更為考究,大為吃驚。

    陳文讚給父親跪下,請求父親寬恕五年來不能奉孝。父子重歸於好,相攜回家。到了長城縣家裏,董羨仙果然還在,兒子陳談先已經六歲,翻身就來拜爹。將陳文讚感動得一塌糊塗。

    一年後,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果然生下了陳霸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